1)第50页_和太子争影帝的日子+番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丧事是喜丧,因此村子里也不怎么气氛压抑,更多充斥的是操办葬礼的喧闹,做卤汤面招待凭吊者的柴火锅始终热腾腾地冒着烟和香味。

  导演发话,艺人不敢不听,分批去一一祭拜,上了几根香,烧了几叠黄纸,磕了几个头。

  出殡那天,许多艺人嫌不吉利,就没去。

  李从一去了,站在屋外两侧,和当地村民们都站在一起,给中间空出了一条路。

  老人的棺材就停着屋内灵堂,已经绑好了挑杠,六个五十来岁的男人半蹲在两边,把肩膀放在挑杠下,随时准备抬起棺材。

  老人的长子也六十多岁,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他一手拿着一根粗木棍,一手拿着系着一个瓦罐的细棍。

  他站在门槛上,让另外一人高高挑起瓦罐,他举起木棍,朝瓦罐狠狠砸去。

  伴随着瓦罐碎裂、酒水遍洒,长子苍老的喉咙喊出带着一丝悲怆的声音:“起灵了——”

  爆竹声瞬间炸响天际。

  那六个杠夫齐齐低吼了一声,一把将沉重的棺木抬起,一边有节奏地低吼,一边跺脚朝外面小跑出去。

  披麻戴孝的女儿们齐声痛哭。

  瓦罐的碎裂,酒水的流淌,杠夫的低吼,女人的哭声,节奏分明地组成了一曲死亡颂歌,带着极为古老而原始的旋律。

  村民目送灵幡和棺木远去,听着爆竹声一声声渐远,老人会被送到火葬场,变成一捧灰,然后葬在小小的公墓里。

  这就是死亡。

  李从一长久地注视着远去的送灵队伍,到后来,他只能隐约看到队伍后一片苍茫的白色,那是老人的女性家属们头上披着的直到小腿的白布。

  每隔一段路,那片白色就会停下来,然后跪下去。在这一段一跪的送别中,悲伤会被渐渐抚平。

  葬礼的盛大仪式更像是在告慰活着的人,让活着的人学会面对亲人的死亡,也学会面对终将到来的死亡。

  这就是死亡吗?

  李从一死过一次,反倒更有点不明白了。

  他有时候会分不清,他到底死了还是活着,如果活着,他以什么身份活。

  活在一个根本没有人记得李丛的世界,以李从一的名字生存,他算活着吗?

  如果李丛活着,李从一呢?

  如果活着的是李从一,李丛又算什么?

  李从一忽然感到难以自抑的极大悲伤。

  他不知道如果还有人像他一样在千年后还魂,会是怎么样的心情,是不是欣喜若狂地迎接新生?

  李从一当然会感慨重活一世的幸运,只是有时候夜半惊醒,分不清时间空间,升起恨无处恨、思念亦然的茫然无措,那是一种孤独永远无法被慰藉的心知肚明的绝望。

  如果要让王水涣导演解释他想要什么样的演员去演《山海经》,他也说不清,他甚至没像李从一那样总结出“灵性”这个有点虚无缥缈的概念。

  可他在葬礼上看见形影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