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四章 快去请义王_永历十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转入湖广,按时间推断最多十余日贼寇大军就会依次兵临城下的消息时大惊失色。

  郭之治此时深悔自己没有随洪承畴回转武昌,他作为长沙知府,有守土之责,现在想走也走不成了。

  此时的长沙只有宋文部将范统所部的三千绿营兵,怎么可能是能贼寇的对手。

  打又打不过,向贼寇输诚又怕将来大清军杀到秋后算账,尤太中又摄于封疆大吏不得弃土之严令,守不得,战不得,退不得,当真是惶惶不可终日。

  大小官员前来问策,尤太中无有策出,只在府中长吁短叹,诸官更是惶恐。

  六月六日万有才率军抵达桃江,距离长沙门户益阳只有一步之遥,度日如年的尤太中只得召诸官商讨守城事宜。

  长沙知府郭之治大呼道:“大人,贼寇军势浩大,为今之计,只有请义王主持大局了。”

  尤太中眼前一亮,又颓然说道:“可是圣上有过密旨着本官看死义王,万不可让其离开长沙。”

  郭之治急道:“大人事急从权呀,如今长沙危在旦夕,只要大人将长沙绿营掌控好,就凭义王府那二十几个侍卫想来也翻不出什么风浪。”

  正所谓病急乱投医,仿徨无计的尤太中只得答应了郭之治的请求,亲自率诸官直奔长沙义王府。

  义王就是孙可望,当年孙可望被李定国击败,一气之下就投了大清,初时顺治对其也算优待有佳,并在长沙替孙可望修建了义王府,然而在招抚了孙可望麾下的十余万驾前军后,大清皇帝就似乎忘记了大清国还有个义王。

  后孙可望居然因为请求朝廷将其兄长家小接至长沙的奏疏被顺治申斥,着其在义王府闭门思过,说的不好听一点也就是软禁了。

  从当年的一国之主,坐断西南,成了一个无兵无权的金丝雀,说孙可望不后悔,那是不可能的,然而他此刻无兵无卒,就是想要走出这长沙城也是不可能的。

  随着两广的败报不断传来,靖南军突入湖广,再加上此次洪承畴和济度在赣州大败,长沙城内是人心惶惶,虽说靖南军还没打到长沙城下,但孙可望的恐惧之心却绝不亚于十余万驾前军在李定国的虎威下土崩瓦解,刘文秀雨夜追杀的那一刻。

  此刻的孙可望是深深的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若不是为一己之私,妄图黄袍加身和李定国反目成仇,清军断不会突入滇黔,而自己依然是那个口含天宪的秦国主。

  正当孙可望思绪万千之时,原永历朝中书舍人吴逢圣推门而入,口中直呼道:“国主大喜呀!明军突入湖广,国主脱困之日指日可待。”

  孙可望心中一动,他也算久居上位之人,立马就想通了其中的关窍,缓声问道:“你是说尤太中有意本王镇守长沙城?”

  吴逢圣跪奏道:“国主,长沙只数千人马,范统无谋之将,尤太中必然会请国主出面主持大局,属下以为咱们应该趁机收拢绿营,杀回四川,凭国主的威望登高一呼,四川唾手可得,又何必在伪清这边受这窝囊气。”

  孙可望脸色潮红,思索了一下又说道:“尤太中若请本王主持大局,必然会遣人看住本王,如此我等如何行事?”

  吴逢圣连忙答道:“国主放心,如今明军势大,这些绿营本就丧胆,秦孝廉将军已经拉拢了数百绿营兵,待国主巡城之时咱们就立马发动,然后走宁乡方向入辰州,到时候入川还是入黔就看咱们的了。”

  “好!就依你,你再去通知孙忠,让他将长沙城中咱们的人收拢起来,本王一旦发动,就让他们袭击布政使府,然后抢了藩库咱们就走,记住只许劫走五千人马十日的军粮,其余的不许动,全部留给靖南军,我们轻装上阵,直捣辰州。”

  孙可望也发了狠,他虽然被清廷软禁在长沙,可烂船还有三根钉呢,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他早就安排心腹孙忠收拢了一千余自己的亲卫化妆成流民进入了长沙城。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