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六章 李贼非定国_永历十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为了自己的声名,拼命地剿杀抗清的义士,想着替大清稳定江山,自是再没有人能讽刺他而已,然而可悲的是数十年之后,奴酋弘历编纂贰臣传,一心报国的洪大人却是名列榜上。

  所谓人必先自辱,然后人方可以辱之,洪承畴一心报效的大清直接将他订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而杀生成仁的史可法却得以建庙立祠,真是可悲之极。

  “可是父亲,儿在路上听闻这李兴很是能打,从云南一路杀入广西,连败大清兵数万人,索浑、张勇、马雄均是丧于他手,如今更是大败清廷三王一将,战力之强,恐怕不逊于李定国,道左甚至有人传言他是李定国私生子。”

  洪承畴呵呵冷笑:“老夫平身数百战,每战必胜,除了在锦州遇到先帝,此战若不是崇祯催兵,也未必会输,至于孙可望、李定国二贼肆掠之时也是老夫一力抗之。”

  “我洪承畴可不是罗可铎之流,他李兴也不是李定国,若是老夫指挥,北则坚守桂林,东则围攻肇庆,广州至肇庆水运发达,粮草转运通畅,我军只需和李兴打消耗战,时间一长,这小李贼必溃。”

  “好!好一个李贼非李定国,洪督真知灼见,不愧我大清汉臣第一人也。”

  洪氏父子急转头看去,只见的两湖总督张长庚以及礼部尚书冯栓一边拍手叫好,一边缓步向自己走来。

  “原来是张督和冯尚书到了,老夫未能远迎,惭愧,惭愧。”

  谁知那冯栓走上前来,肃声道:“洪总督,有旨意。”

  洪承畴父子及张长庚登时便跪伏于地直呼道:“臣洪承畴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向者三军入滇,朕唯恐洪督年老而力衰,有舟车劳顿之苦,为社稷计,方以信郡王等人替卿出征,如今滇黔平定,伪明朱由榔弃国,洪督实为第一功臣也,故晋洪督为太师,依旧总督两广、两湖、滇黔军政事宜,辖内大小将佐皆奉太师号令,有不从者可斩之,望卿不辞劳苦,替朕解南顾之忧。今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洪承畴闻之,连忙接过圣旨泪流满面地泣道:“老臣多谢皇上厚恩,必定肝脑涂地,死而后已,只不过臣目疾发作不能视事,只恐有负皇上重托。”

  冯栓连忙一把扶起洪承畴,连声说道老太师快快请起,这目疾之事我等自会向圣上具实禀奏。

  洪承畴一边邀众人入黄鹤楼奉茶一边说道:“洪某一时浅见,到是让二位大人失笑了,这小李贼不过跳梁小丑,平南王和平郡王虽有小挫,于大局无碍。”

  众人言语之间便步入楼内,自有丫鬟奉上茶水。

  洪承畴疑惑地问道:“冯大人,这圣旨如何要你来亲宣?”

  冯栓苦笑道:“冯某此来却是带了两份圣旨,一道是老太师的,另一道却是送于梧州李贼处,老夫此去,说不得就要与诸位天人永隔。”

  “你是说圣上要招抚,如何招抚?以何条件招抚?”洪承畴和张长庚大奇。

  “皇上到是有意加他为一等镇国公,永镇广西,只是老夫怕这李贼会辜负圣上美意,到时候老夫恐怕项上人头不能保也。”

  洪承畴和张长庚等人也是惊讶,这皇帝莫不是被李贼吓破胆了,若是如此招抚,这天下岂不是人人效仿,只要能打,谁都可以封公封王了。

  “不成,这圣旨不能发,冯大人且安坐武昌,我这边给皇上复旨,待老夫病愈之后便进兵,若是能剿灭李贼最好,若不然也要打得他疼了,大人方可去梧州。”

  冯栓大喜过望,有洪承畴做保,自己可是暂时不用去梧州了,当下连忙起身道:“如此多谢太师,我等先回府城,只待太师病愈,再商议进兵方略。”

  待张、冯二人离开后,洪士铭疑惑道:“父亲既欲出征,然何故以目疾推脱?”

  洪承畴晒笑道:“罗可铎骄横,不让他再碰几个钉子,为父如何指挥得动?”

  洪士铭顿时愕然。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