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一章 死守(2)_想拯救大明但系统却让我做吉祥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好在蒲津渡口只有六十米宽,原味馒头立即下令,一边安抚百姓一边搭建浮桥。

  隔着黄河,原味馒头可以清楚地看到河对岸的战局。

  此时,东路战场陷入了暴风雨前的平静之中。连续冲锋依然没有打垮明军,多尔衮被迫停止了进攻。

  八旗人丁稀少,太严重的减员是满清所不能承受的。他只能等待尚可喜部的汉军旗和其他降卒过来当炮灰。

  而这也给了明军喘息之机,东路军立即开始休整,他们设置了更多的路障和拒马,甚至开始在城外修建新的木栅栏以扩充堡垒的面积。

  一直到深夜,尚可喜部才堪堪抵达。考虑到夜间不好进攻,多尔衮便干脆等到第二天清晨,才发起了新的攻势。

  这一次,多尔衮下令让降卒作为炮灰冒着明军的火力冲锋,尚可喜部则在炮灰的掩护下抵近作战,和城上的明军对射,并以火炮攻击明军。

  而八旗军则在后方安全的位置督战。

  虽然内心一万个不愿意,但在八旗明晃晃的钢刀威胁下,炮灰们还是不得不冒死杀向明军。他们大多既没有战马,也没有精良的盔甲,在冲锋的过程中便减员严重。

  但凭借着数量,他们还是将战线推进到了明军城池下。尚可喜部率领的鸟铳手和火炮手,在炮灰们的掩护下成功进入了预计位置,开始仰攻明军。

  在清军的火器反击下,堡垒内的明军火力减小了许多,尤其是火炮对明军的威胁极大,数发炮弹的轰击下,一座木塔被轰塌,里面的明军非死即伤。

  明军的火力弱下来后,八旗军动了,他们从两翼绕过炮灰军的阵地,从堡垒的两侧发起了攻击。

  正面的炮灰军并不难对付,用原味馒头训练的长矛方阵便可以轻易抵挡住,但从两翼杀出的八旗军则是非常可怕的对手。

  在缺少了城头的火力支援后,明军打的异常艰难,伤亡率陡升。

  好在佛郎机依然给力,作为现代工程师运用17世纪技术改造的杰作,其威力和精确度能够在相同口径下超越同时代的任何火炮。

  佛朗机只用了两轮齐射便摧毁了清军的火炮,城头的明军趁势将子弹和弓箭倾泻向清军的鸟铳手,打得清军鸟铳手抱头鼠窜,几乎抬不起头来。

  在明军抢回了火力压制后,八旗军不得不再次撤退,以免造成过重的伤亡。

  这一天的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夜晚,多尔衮才恨恨地鸣金收兵。

  当夜,东路军派出了随军的五千民夫从东岸搭建浮桥,以图尽快打通渡河的通道。

  东西两路军从黄河两岸同时搭桥,效率自然是快了许多。但多尔衮也不是瞎子,他看到后立即下令,夜袭明军,无论如何都要阻止明军搭桥成功。

  多尔衮已经从河西逃回来的八旗军口中得知了阿济格战死的消息。刚刚听到阿济格死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