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1章 身不由己的苏定方_满唐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死的盯着不放,说什么也要给苏定方一个教训。

  在李纲,乃至大唐绝大多数官员眼里,农业才是国之大事,商业只是其次。

  如果朝中的权贵,以及朝中的绝大多数官员都一头扎进商业中的话,那么不论对错,都必须打压,必须教训。

  用场面上的话来说就是防微杜渐。

  防止官员和权贵们在掌握着大量资源,大量权柄的情况下,去与民争利,影响商业上的平衡。

  也防止会在商业昌盛,人人言商的情况下,出现吕不韦那种人物,出现很多挑战礼法、挑战道德的事情。

  商人重利轻别离,这是这个时代所有有识之士的共识。

  在有识之士们看来,商人们连离别之情都不在意,只在意利益,那就说明商业会腐蚀人心、腐蚀人心,使得人人争利,人人言利。

  最终的结果就是道德败坏,礼乐崩坏,什么都可以拿出来卖,什么都可以以钱财来轮。

  比如官爵,比如清名,比如感情。

  这不是有识之士希望看到的,所以作为有识之士在朝堂上的代言人,李纲发现了这种苗头,就一定会针对到底。

  李元吉也知道商业发展起来,并且压过农、工以后,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但他也清楚,唯有商业才能带动起大唐的发展,让大唐在极短的时间内积攒起更多的力量,然后来完成比历史上更大的伟业。

  所以他一直在潜移默化的引导商业,发展商业。

  只是没料到漕运和海运上的利益那么吸引人,李孝恭那个不靠谱的家伙又玩的这么大。

  以至于这件事发展到现在,已经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勾起了很多人的贪欲,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警惕。

  如今想要减少这件事的影响,基本不太可能。

  所以只能先训斥苏定方一番,跟苏定方演一场戏,先将李纲这一头压下去再说。

  至于其他的,只能等到这件事落下帷幕以后,通过时间去慢慢的消除。

  再大的事情,只要在尘埃落定以后,都能通过长久的时间来弱化影响,消化影响。

  毕竟,人是没办法回到过去的,只能往前看,往前走。

  在这走的过程中,时间会冲淡一切。

  苏定方面对着这个疑问,端起了茶杯浅尝了以后,满脸苦涩的道:“臣一开始的时候,也想悄悄的进行的,可自从河间王参与进来,又将我们上半载通过漕运和海运获取的盈利暴露出去以后,一切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了。

  许多臣认识的,不认识的,都通过各种门路找上了门。

  有些人臣还能避而不见,可有些人臣根本就避不开。

  在臣见了那么两三个人,流露出了一丝口风以后,所有人就一窝蜂的涌上了门。

  臣见了还好,臣不见,人家就守在府门口不走,甚至还会在臣经常去的地方堵着臣。

  如今已经将漕运和海运上的份额定下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