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四十六章 拉开序幕_我的师长冯天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李宗仁兼任省主席。

  长江以南的安徽境内,全是川军将领兼任行署专员。

  范少增领广德行署专员,军饷,粮草大部分依赖当地共计。

  范明也领着徽州的行署专员,你一个杭州省副主席,根本管不了66军。

  郭勋琪把23军,50军剩下的部队从江北调回来,还准备占据宣城农村的地盘养活军队,征兵。

  他们怎么会听唐式遵的。

  军委会趁机宣布命令,成立陈诚为战区司令的九战区,负责长江以南,南京,杭州到武汉的防御。

  孙震带领的二十二集团军,继续归属五战区,负责长江以北,安徽,湖北境内的防御。

  川军在前线吵成了一团。

  后方也不得安生。

  果然如同他所料。

  刘湘死后,四川军阀一团乱麻。

  尽管邓锡侯,潘文华,秦国梁,还有重伤初愈回四川的楚天舒,饶国华组织了几次武德励进会商议。

  想法很好,想把川军拧成一股绳。

  结果却是一地鸡毛。

  国难当头,七爷子八条心,眼里都盯着永州产的,苏联运的枪械军火。

  还有人责问邓锡侯他们是不是矫诏,刘主席为什么不能给川军多留点苏械。

  本来就乱成一团。

  刘夫人刘周书也赶来开会,她提出要军委会任命自己还在读中学的儿子为少将,继承甫系川军,成为川军少帅,否则收回重庆械修所产出军械的分配权。

  励进会更乱了。

  一群四川军阀都惊呆了。

  张学良都被老蒋拘禁了,现在都没放出来,他会同意中国再产生第二个少帅。

  再说,甫帅公子不到十五岁,你让一群老军阀,听一个娃娃的。

  可能吗?

  兵荒马乱的年月,刘公子从来没在军营生活过,别一场小冲突,把大帅骨血给害了。

  这时候,传来消息,蒋某人提出自己兼任四川省主席。

  可是四川人都在缅怀刚殉国的省主席。

  邓锡侯和秦国梁,潘文华商量了一下,干脆让武德励进会散了,怕他们开会的细节,早就被蒋某人知道了,人家正在幸灾乐祸呢。

  四川军阀也不是省油的灯。

  还有人阴阳怪气的说刘主席是殉国在任上的,殉国的省主席职务不吉利,不适合国家领袖兼任。

  气的侍从室各位要员火速联系康泽,调查谣言起因。

  逮一个杀一个。

  邓锡侯本来想推荐王缵绪出任四川省主席。

  想起冯天魁评价这人墙头草,在侍从室征求意见时候,干脆闭嘴,一个都没推荐,侍从室大员耐心很好,诱导他推荐委座,最后他嘴里憋出了尹昌衡的名字,气的人家拂袖而去。

  刘湘死后,如果说谁能在四川省主席任上最大可能调和四川军阀之间的矛盾,这个人肯定是尹昌衡。

  尹昌衡跟66军上下关系极好,有了自己的基本盘,如果潘文华,邓锡侯,刘文辉在支持策应,在国府看来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