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26章 波澜又起(五)_明朝第一道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里面着急,满脸苦笑的李文轩,一阵子唉声叹气,而心里面是想着,自己要是有好办法,那还和你商量一个什么?就是没有两全其美的解决之道,才会和你聊一聊,并且希望从中能够得出一点儿启发来。

  左手反反复复地摸着下巴,沉思起来的林若曦,那能不清楚他得这一个意图呢?好好地想了一想的她,自是能够抓住关键点,便是要解决掉这一个银钱的问题。既要能够把银子解决掉,又不伤民,确实是比登天还要难。

  林若曦又不是不清楚,一则是老百姓好欺负,好收拾,如同芝麻一般,越榨越出油;二则就是秀气,举人,进士等等,一帮子人又有这样,那样减免税赋的特权;三则是一般的地主,乡绅,商贾……完全可以向龗下面转嫁加在他们头上的税赋。至于四则,五则,六则……往下面细分起来,那就不得了和了不得了。总之一句话,朝廷要是最终定下了这一项加派,必然到结果都会归结到每一个平头老百姓的头顶上去。

  “这样不断得把新的税收加在老百姓身上,不是长久之计,而是竭泽而渔。一旦到了临界点,那么就会使得他们纷纷地揭竿而起。那时候,大明的天下,恐怕就不止是外患那么简单了。我们的孩子要是生活在了战乱四起的年代,可就不是福了。”不无担心的林若曦,自然是不希望看见天下大乱道。

  手中依旧拿着茶的李文轩,豁然站了起身,踱着步子在屋子里面是走来走去。自己女人说得这一番话,完全是大实话,毕竟倾巢之下,安有完卵。虽说自己清楚明朝就算是要灭亡。也不会是在嘉靖年间,但是不少历史学者都说过,大明朝实亡于嘉靖。

  为此,李文轩是不表明任何态度,毕竟还有人说明朝实亡于万历,或者党争。等等。自己身为社稷之臣,官居高位,就算不信奉食君之禄,担君之忧,那么也得替天下的老百姓及其子孙后代着想一下。反正,他是十万个不愿意看见“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后世历史局面有出现的那一天。

  “据妾身所知,宫内里面每年的花费,可是一笔天文数字。紫禁城内。可是养着十万之众。一人一年,只消费十两银子,那也是百万之巨。我可听说过,每年皇宫里面光是花在脂粉上面的银子就是十万两。再加上,不修殿宇,不建道观……合起来就能够节省出来不少银子。相公,你何不建议当今陛龗下节省宫里面的花费呢?这样一来,既能腾挪出一大笔银子来充作军需。又能让当今天子青史留名,毕竟历史上的明君可是都在这上面有所作为的节省过。”脑子里面是闪出一个念头的林若曦。自是把不伤民的方法提出一个道。

  站龗住了脚的李文轩是侧转过身,双眼看向了坐在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