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六百二十九章 晚来风急(五)_大明望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嘀嘀咕咕商量,怎的这会儿不去继续同丘聚说,倒来寻他。

  他也不作声,静待下文。

  果然听得刘瑾道:“夜长梦多。得请皇上早日定夺才是。”

  “延德,”刘瑾唤着张永的字,颇有些推心置腹的意味,“万岁爷想让王华王大人入阁,这你我都是知道的,万岁爷不好说的话,咱们做奴婢的,总要替主子分忧一二。”

  张永唔唔两声,知道刘瑾这是想用他和王守仁的关系,去游说王华入阁,把内阁的位置占了。

  “只一个王大人……”张永佯作面露难色,“内阁也不能只一个老先生。老刘,只怕还得再请哪一位大人一解燃眉之急呐。”

  这台阶真不错,刘瑾赞许的看了一眼张永,就知道这小子识相!

  当下他大义凛然道:“正如延德所说呐。我也在司礼监这些时日了,于外面也略有了解,吏部尚书焦芳焦老大人,论资历,论人望,论政绩也该当入阁了。”

  张永正色道:“正是。还是老刘你眼睛毒,看人准!果然焦老大人最为合适。”

  两人相视一眼,默默点头,心照不宣,便又散开,一前一后往乾清宫东暖阁去,心里默默盘算待会儿去见了皇上后怎样一套说辞。

  *

  正德朝的第一场伏阙,以失败告终。

  翌日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位阁老果然上书请辞,另有一批御史言官上书,依旧不依不饶的弹劾刘瑾等人的罪状。

  外朝臣子在以自己的方式继续抗争。

  可惜,小皇帝不吃这套。

  前有马文升、刘大夏这等重臣上书致仕都被小皇帝抬抬手就准了,如今内阁忠言逆耳也不是一日两日,又有刘瑾张永的“建议”,小皇帝继续大笔一挥,仨阁老去了俩——准刘健、谢迁致仕。

  唯独驳回了李东阳的折子。

  朝上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冲李东阳那做衍圣公的女婿的面子——孔夫子的面子还不够大?

  也有人说听闻淳安大长公主入宫了,只怕是大长公主说情。李东阳续弦的夫人是成国公亲妹,淳安大长公主公主如今和成国公府成了亲家,总要帮衬亲戚。

  当事人李东阳是非常尴尬的,再三上书请辞,奈何都是被陛下驳回。

  后刘健、谢迁曾去李府拜访,三位阁老关起门来密议许久,李东阳这才不再上书,留在了内阁。

  这三两日间,两位阁老致仕,又另有致仕以及病逝的高官,瞬间朝堂格局大变。

  礼部尚书张昇再次以病致仕,这次很快获准。然后礼部侍郎王华升礼部尚书,晋谨身殿大学士,入阁供事。

  同时入阁的还有吏部尚书焦芳,晋武英殿大学士;吏部侍郎王鏊,晋文渊阁大学士。

  原谨身殿大学士李东阳升为华盖殿大学士,为首辅。

  杨廷和由原本的詹事府少詹事升为詹事,掌詹事府事,且仍兼翰林院学士,在内阁专掌敕诰。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