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七章 凄(十一)_绝世名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蛊惑天子,狐媚巧闭圣聪。命我督造鹿台,我怎误国害民伤财?因此直谏。天子不听,反欲加罪于我。我本当以一死,以报爵禄之恩;奈尚天数未尽,蒙恩赦宥,放归故乡;因此行到了贵治,偶见许多百姓,携男拽女,扶老携幼,悲号苦楚,甚是伤情。如若执回,又惧炮烙虿盆,惨刑恶法,残缺肢体,骨粉魂消。可怜民死无故,怨魂负屈!今尚观之,心实可怜!笔不辞愧面,奉谒台颜。恳求赐众民出关,黎庶从死而之生,将军真天高海阔之恩,实上天好生之德。”

  张凤听罢,大怒言道:“汝乃江湖之士,一旦富贵,不思报本于君恩,反以巧言而惑我。况逃民不忠,若听汝言,宜陷我于不义;我受

  命执掌关隘,自宜尽臣子之节。逃民玩法不守国规,宜当拿解于朝歌。自思只是不放过此关,彼自然回国,我已自存一线之生路矣。若论国法,连汝并解回朝,以正国典;奈吾初会,暂且姑免。”

  喝两边把姜尚推将出去。徐鸣装作满面羞惭,众民见徐鸣回来问道:“姜老爷!张老爷可放我等出关?”

  徐鸣道:“张总兵连我也要拿进朝歌城去,是我说过了。”

  众人听罢,齐齐叫苦。七八百黎民号陶痛哭,哀声彻野。徐鸣看见装作不忍,道:“你们众民不必啼哭,我送你们出五关去。”

  有等不知事的黎民,闻知此语,只说宽慰他,乃道:“老爷也不出去,怎生救我们?”

  内中有知道的哀求道:“老爷若肯救援,便是再生之恩!”

  徐鸣道:“你们要由五关者,到黄昏时候,我叫你等闭眼,你等就闭眼。若听得耳内风响,不要睁眼,开了眼时,跌出脑浆来不要怨我。”

  众人应承了。徐鸣到一更时分,望昆仑山拜罢;口中念念有词,一声响,这一会徐鸣土遁救出万民。众人只听得风声飒飒,不一会四百里之程,出了临潼关、穿云关、界牌关、汜水关。到金鸡岭徐鸣收了土遁,众民落地。

  徐鸣道:“众人开眼。”

  众人睁开了眼。徐鸣道:“此处就是汜水关外金鸡岭,乃西岐州地方,你们好好去罢。”

  众人叩头谢道:“老爷天垂甘露,普救群生,此恩此德,何日能报?”

  看着众人离去,徐鸣往溪隐迹。

  众民等待天明:果是西岐地界,过了金鸡岭,便是首阳山。走过燕山:又过了白柳村,前至西岐山。过了七十里,至西岐城,众民进城观看景物;民丰财阜,行人让路,老幼不欺,市井谦和。真乃尧天舜日,别是一番风景。众民作一手本,投递上大夫府。

  散宜生接着手本,翌日伯邑考传命:“既朝歌逃民,因纣王失政,夹归吾土。无妻者给银与他娶妻,又与银子。令众人移居安处,鳏寡孤独者,在三济仓造名,自领口粮。”

  宜生领命,邑考道:“父王囚里七年,孤欲自往朝歌代父赎罪,不知卿意如何?”

  散宜生奏道:“臣启公子!主公临别时言,七年之厄已满,灾完难足,自然归国。不得造次,有违主公临别之言。如公子不安,可差一士卒前去问安,亦不失为子之道;何必自驰鞍马,身临险地哉?”

  伯邑考叹道:“父王有难,七载禁于异乡,举目无亲;为人子者,于心何忍!所谓立国立家,徒为虚设,要我等九十九子何用?我自带祖遗三件宝贝,往朝歌进贡,以赎父罪。”(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