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黄门侍郎(中)解禁_飞越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在唐朝文人的眼里,词只不过是一种俚俗的东西,和现在的流行歌曲差不多,被认为是“下里巴人”唱的,被屏弃在“阳春白雪”之外,自来不受重视。

  唐朝一惊:历史上虽说这韩休当宰相还算正直,可在印象中好象没留下什么传世的佳作,心中冷笑,念辛弃疾的《蝶恋花》道:“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楼高莫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韩休听到前两句“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虽觉得好,但也不甚佩服,待听到“千金纵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的时候,忍不住击节赞赏道:“好,这才是绝妙好辞啊!”

  赞赏之余,却又叹息道:“看唐大人年纪轻轻,想不到词中竟有这样悲伤愤懑,郁结难解的情怀,真的使老朽难以理解?”

  糟糕,这老头子好不厉害,竟然听出了这词中蕴涵的深沉感情。

  原来,这首词是南宋辛弃疾所作,这是他在一再上表请求北伐被皇上拒绝之后所作,词中虽然写的是春天,但却以春天比喻的南宋皇帝,什么“怨春不语”“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其实暗示的就是皇上不听自己的主张,而南宋朝廷也走到了最危险的关头——烟柳断肠处。因此当时皇上看了这首词之后,对辛弃疾很是恼怒,认为此词就是在散步流言,将大好的宋朝江山搞得乌烟瘴气,对他更加不喜。

  唐朝一听,心中虽然吃惊,但面上不动声色:“叹息道,韩大人,小子虽然才疏学浅,但一直觉得,还是能有一番作为的,可来到长安之后,我竟被许多大官贵人拒之门外,受尽的世人的冷漠,韩大人多历岁月,一定知道世俗的白眼,报国无门,以为怀抱利器却无所作为,最后,我,说起来很丢人,韩大人,您也看见了,小子虽然长得粗鲁,但还是只得向玉真长公主投递了自荐,想不到,连我自己也感觉到意外,竟被长公主破格青睐,思之不胜汗颜,而这首词,却是小子以前流落长安接头所作,词中的感情,是沉痛了点,但在那样的时候,也只不过是小子心情的写照罢了,请韩大人不要见笑?”

  这一番陈述,顿时将韩休敷衍过去,再也不认为这是他剽窃别人的,呵呵一笑:“哦,唐大人原来经过这些苦,我还道你是一个纨绔子弟,像歧王的那个脓包三儿子李扎,那不是有辱朝纲是什么,听你这样一说,我就放心啦!”

  唐朝悄悄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好险,幸亏情急智生,撒了这么个弥天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