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2页_和太子争影帝的日子+番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4章谈判

  当然,李从一也不仅仅是只学方言,他也在学习的过程中,观察农村。

  这个村子和《一条大道》剧本里描写得差不多,是中国千千万万农村中不起眼的一个,不是贫困村,也不是示范村,没出过大人物,大学生倒是出过几个,仍是被津津乐道的对象。

  李从一借住的是一家有着两层小洋楼的人家,一对五十多岁的夫妻,他们的儿子已经成家,带着媳妇在外面打工。

  李从一注意到他们使用的也都是智能手机了,尽管这位阿姨不认识字,但仍旧玩微信,记住了语音聊天的符号,经常和外地的儿子视频聊天,和邻居约麻将时,也是在微信上吼一声。平时看电视,都是在网络视频APP了。

  城市化进程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李从一和邰行的方言都学得差不多了,虽然没法达到当地人那么标准,但也阴差阳错地符合了真实现状。

  长期在外上学、打工的农村青年,其实也没办法再说一口纯正的方言,有时候方言无法顺畅表达的东西,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切换平翘舌不是很标准的普通话来表述。

  语言的尴尬如同农村城市化中的位置,普通话还不够字正腔圆,方言又被逐渐遗忘。

  在村子里住了四个月后,李从一去了镇子上的电池厂体验打工生活,邰行则去了大学旁听,按他的话来说,是离开学校好多年了,得再去培养一下书生气质。

  李从一尝试更多地去理解吴刚这个角色。

  吴刚是无知肤浅的,剧本第一场就明显地表露了出来。

  春节前几天,村里难得热闹了些,但和记忆里的童年还是不能比的。

  吴明正在家里看书,吴刚大大咧咧地来找吴明,也没敲门,直接进了吴明的卧室。

  吴明被突然的推门声吓了一跳,眉头微皱,但并没有说什么,他能理解吴刚。

  但吴刚却不能理解吴明,看见大过年的吴明居然在看书,脱口而出就是一句没有恶意的嘲笑:“都要毕业了,还看什么书啊。”

  在他的认知中,书只是为了学习服务的,他没办法理解吴明在看书中得到的精神享受。

  吴明在看贾平凹的《秦腔》,吴刚随手翻了翻,翻到一段情色描写,就十分猥琐地念了出来,嘿嘿地笑:“原来你在看这个啊。”

  吴明知道没法和他解释,把书收了,问他来干什么。

  李从一看剧本提及《秦腔》,他就抽空去看了这本书,曾获得过茅盾文学奖,讲的也是作者对社会转型期农村现状的思考。

  这本书的存在,就是电影里的象征符号了。

  可吴刚,是不懂的。

  但吴刚也不是麻木的,他感到生活的困苦,感到无法逃脱的绝望,他觉得这样不对劲,可他没有足够的素养去分析这些,他一抬眼,就看到散不开的黑暗。

  吴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