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六章 动静搞的再大一些_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子元所部两个连的纠缠赶回长治之后。原来在东关和北关打的异常猛烈的八路,却是又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次三十六师团部无论城外再发生什么情况,也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再派出部队了。反正这股八路也不会在长治常待,等他们撤走了,这长治城内外还是大日本皇军的天下。至于眼下,还是等到扫荡部队回撤后再说吧。

  对于李子元来说,长治城内的日伪军不出门,正是符合他的想法。知道自己一出现在长治地区,日军肯定要调动兵力回援的他,要的就是这个时间差。要是日伪军都调回来,自己还玩个屁啊。

  不过李子元虽说在长治城外折腾的挺欢实,但他在长治城外围只是徐晃了一枪。朝着长治城关打了几炮,就撒丫子向北转移。抢在扫荡潞东地区的日军大队赶回来之前,在长治东面三十华里处,沿着长治至壶北公路两侧,设置了一个伏击圈。

  李子元很清楚自己在上党盆地这么一折腾,潞东的日伪军势必会快速的赶回。双方无论是兵力还是火力,都相差的太过于悬殊。尤其自己背后,长治城内还有部分的日伪军。他在这里设置伏击圈,只不过是准备将动静搞的再大一些。

  他计划的很清楚,如果是日军小部队,那就快打快收。如果是来的是日军大部队,那就捅他一家伙,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转移。利用自己调动日军而创造出来的机会,向北或是向东南方向折回潞东地区。

  李子元将伏击地点,设置在了距离壶北县境不足两公里的地点。壶北至长治的公路,在这里因为要经过一座小桥。日军如果以机械化的手段回援,车队在这里势必需要减速。而且这里的地形虽说平坦,并不适合设伏,但也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突然袭击。

  不过地形平坦,可以做到最大的战术突然性。但是给李子元的设伏,也带来一定的麻烦。眼下青纱帐距离长到足够高度还远着,低矮的庄稼根本无法给部队提供隐蔽地。部队在这里设伏,几乎无法隐蔽。

  除了公路右侧,小桥以东的公路与农田之间,距离公路百余米的一道站起身来,只到人要部的浅沟之外。可以给李子元提供的设伏地点,只有公路边上一个十余户人家的小村子,以及一片坟地。

  这种地形对于任何一支想要打伏击的部队来说,都绝对不是一个理想的地形。因为在视线可及的范围之内,可供隐蔽的地点太少。而且这里距离壶北与长治两个县城,都有些太近了。这里距离壶北县城,还不足三十公里。

  但李子元却偏偏反其道行之,将炮兵和团属重机枪放在了村子内,一营两个连加强一营重机枪连,则放在了那道浅沟内。一旦打响,就以火力压制日军后半部,并视情况包抄日伪军后路。二营的两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