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一章 量_唐朝工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是可以的。

  然后建个楼,你叫岳阳楼,我就叫天上人间,后人跑来享受享受,掏钱背一篇那是必须的。

  倘若房天王要玩“亲民”,那自然也可以“三过家门不入”,然后自家“醋坛子”变成“望夫石”,那大概是最完美的结果。“望夫石”要是蹦出个猴子,那更是屌的没朋友,别说名留青史了,老张保证啥史都给留着。

  江西总督府要采购的物资数量是如此之多,一度导致彭蠡湖湖口出现了船舶拥堵,江州一干老表收钱收到手抽筋,恨不得房天王最好年年月月高大工程混GDP。

  这些个“客船”一路南下,直奔赣水。顺着赣水逆流而上,到了南昌就跟疯狗一样,直扑总督府。

  各地船舶拥有量大的地界,也就是沧州最淡定。沧州的拳头产品就五个:沧州猪、棉花、沧州黄豆、木料、苜蓿。

  江西这里采购最大的,肯定是衣食住行以及施工工具原材料,五个拳头产品占了两个,可谓是“稳坐钓鱼台”。

  加上沧州原先的老大是谁?薛书记薛大鼎啊。薛书记当年为什么能跑进中央成为直管干部?因为当时的梁丰县子啊。

  所以“一招鲜吃遍天”,沧州让王中的王县令牵头,先去“环渤海高速公路”的“工程指挥所”拜见了老领导薛书记,王县令先是表达了沧州人民对薛书记的爱戴和想念,又向薛书记报告了几年来在老领导关怀之下的沧州若干成绩,最后又表示愿意继续为大唐帝国主义伟大事业发光发热……

  薛书记一看小王还是和以前一样厚道,就给写了个条子,可以直达武汉。

  然后王县令就揣着条子,留下了一些沧州的“土特产”,一脸愉悦地返转沧州。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是在北地,为何沧州猪就能跑去武汉的原因。

  沧州猪再好吃,辣么远的地方运过来,价钱总归要上涨,路上还要死不少,万一有猪瘟呢?万一猪来水土不服发狂咬人呢?

  找茬么,总归是找得到的。

  但不找茬么,也总归是找不到的。

  “武汉恁多生猪,黄州也不少,怎么还买了恁多沧州猪?”

  “应急用的。你以为入冬了就不动工了?入冬就要垒坝,开春后蓄水,南昌东一片山地,就成了水库。”

  “莫不是日月湖?”

  “怎可能是恁般大的地界?不过是流入日月湖的几个河谷,围起来以作水库。”

  日月湖就是后世的军山湖,贞观朝的时候,整个湖泊是和鄱阳湖连成一片,针对这一片水域,主要还是靠“围圩造田”的方法来提高田亩数量。而南昌东则是不同,多是一些小型天然湖泊,数量极多,将田地割裂的相当零碎。

  房玄龄入冬后,主要就是“围大填小”工程,然后辅之以“沟渠”,既保证了原来的灌溉能力,又重新梳理了零碎的田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