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终不可谖(五)_珠玉在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晓得,我将你们放在心上。这不过是传递心意的一种方式而已,父亲和母亲也晓得,因此才会对着并不是美味的寿面吃得津津有味,父亲最后连汤都喝光了。

  太子和狄仁杰的晋州之行,清洗了晋州一大批尸位素餐的官员,两人在灾区的情况稳dìng下来,并且将原先作乱的流民尽数让官府收编,上了户口之后,便启程回长安。

  李治见太子与狄仁杰此行效果甚好,狄仁杰为人刚正又不失灵活,处理起晋州的事情叫一个干净利落又不失公正,他们一路勘察灾区,便一路收拾了一些在其位而不谋其政的官员,同时太子李弘每日将灾区的情况报回长安,在传递国事奏报时,还不时夹带私货,国事家事一起送回了长安太极宫。

  李治的案桌上有好几封太子的家书,上面尽是他晋州之行的一些感想。

  短短的两个月,太子李弘便好似是蜕变了一般,在谈到政事时,已不像从前那般毫无原则地起怜悯之心。

  而狄仁杰在报送李治的奏报中,写到太子对之乱的态度中写到――

  臣使由州都督派兵镇压流民,太子初始以为不妥,若是可以,何人又愿做流民?贸然动武镇压,怕且会错罚无辜,寒了民心。可两月下来,发现流民中若有良民,即便无事可做,也早已自行谋生,何必在城中乱窜?可见作乱之流民,多数为刁民,即便偶尔良民在其中,终归是少数,非常时候若是为了少数而姑息多数,必有乱象。是以如今太子对流民之乱虽仍认为其情有苦衷,但也认同臣初始之决策。

  原来在晋州之时,李弘初始并不赞成武力镇压流民,他始终认为怀柔政策较好。谁知狄仁杰却认为大难当前,必须快刀斩乱麻,否则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但碍于临行前父亲已经嘱咐晋州之行,狄仁杰为主他为辅,是以心中虽然不赞同,却并没有干扰狄仁杰的决定。后来狄仁杰请李弘一起陪同审问流民,不审还好,一审李弘原本的想法就开始发生变化。

  那些流民常年累月无事可做,到处游荡惹是生非,动辄还去骚扰官府一圈儿,出来之后继续游荡。趁火打劫对他们而言便像是家常便饭一般,就以晋州此次地震为例,这些人趁乱打劫,将许多人家的财物一抢而空,简直令人发指。那些用来救命的粮食药物等,这些流民竟也打算去哄抢。

  若是这等人也姑息,那么如何能保证晋州灾区的安稳?

  李弘虽然曾经监国处理政事,不论是什么事情,终究都是从奏折上看到,何时如此亲历现场,并且差点就经历了一场流民作乱,这让他开始审视自己从前的态度。

  李宸此时正在长生殿里等李治一起去百福殿,今天是薛绍的生辰,说好了一家人陪薛绍一起过的。

  恰好此时她看到李治正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