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1 121:平步青云(二)_珠玉在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中诸事也不熟悉,更不深谙兵法之道,让他前去讨伐吐蕃,乃是错误之举。光是今年新招募的新兵安抚训练,或许他都不能胜任。”

  李宸眨了眨眼。

  “你想想,我大唐十几万兵力赶去前线,讨伐吐蕃,固然是声势浩大。可长途跋涉,新兵刚至边境,是否能适应?可有人因无法适应而生病?若是这些情况有发生,身为主帅,是否有能力稳定军心?听闻当年曹公赤壁之战,曹公以其二十万大军攻打蜀吴两国五万水军,最后溃不成军,何所至也?其一是决策错误,其二便是将士长途跋涉,到新的环境中又适应不良所致。”

  宋璟说着,笑了起来,“永昌,其实这个事情,在我尚未科举之前,我便想过。当时在长安城外的酒肆里,有人便说李敬玄是国之重臣,素有才能,定能将吐蕃打得落花流水,我却不以为然。任何人和事,都只是放在了恰当的位置上才会有用。李敬玄是治国之能臣,却不是定邦安国之良将。”

  总之不管怎么说,当初朝廷决定派李敬玄和刘审礼去讨伐吐蕃,在宋璟看来,完全不合适。

  李宸听到宋璟这么说,虽然承认他说的也是事实,但嘴上还是不服气,“可难倒还有人会比李敬玄更适合当洮河道大总管吗?”

  宋璟瞥了她一眼,“为何没有?官职不在高,只要选对了人便能事半功倍。李敬玄在朝中声望再高,不过也是一介文臣。我朝武将譬如裴行俭大将军,程务挺将军,这些人久经沙场,善于与军中兄弟交流,定然也深谙稳定军心之道,而且他们曾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为何不能用他们?”

  李宸:“……”

  宋璟:“莫非就因为他们的官当得没李敬玄的大么?”

  他说的振振有词,李宸一时之间,居然无言以对。

  宋璟看着李宸干瞪眼的模样,当下便觉得她十分可爱,伸手过去将她揽了过来,在她的额头上落下一个轻吻,“我并非是说你父亲的坏话,如今大唐百姓安居乐业,也是圣人之恩。”

  李宸:“你说的哪一句话都是在说我父亲用人不妥。”

  宋璟:“我这是在找原因,永昌你不曾在朝中或许你并不晓得,文臣武将向来相看两厌。文人时常看不惯武将不拘小节,武将又时常觉得文臣婆婆妈妈,除非李敬玄有当年英国公李绩那般的声望,出将入相,能文能武,否则让他带兵讨伐敌军,是不明之举。”

  李宸默了默,说:“你这么说,倒是提醒我了。或许如今的英国公李敬业,会有他祖父当年的遗风。”

  宋璟:“……”

  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宋璟觉得李宸对李敬业兄妹的关注已经过多了,若说她想要个俊俏的郎君,说不定李敬业便是首选,而如今李敬业已经是五品武将了,是朝廷武将的后起之秀。

  宋璟:“……我虽主张唯才是用,但也认为主帅不该过于年轻。”譬如李敬业。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