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9 严重的财政危机_新军阀190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损失较大,除去那些被击落的飞机,超过一半的飞机都或多或少地负伤而回,大都被拖回飞机修理厂正在进行修理维护。状况良好的飞机则需保持警戒任务,因为谁也不知道日方会不会再次铤而走险,集结力量对上海或者青岛等沿海地区展开报复性攻击。那样,俯冲轰炸机就能充分发挥作用。对于当前的空军而言,最紧迫的任务不是进攻,而是防御。

  但是空军却也不会放弃台湾而不顾,他们提出建立一条空中走廊的计划,调集大批的军用,民用运输机,完成对台湾陆军最基本的保障任务。甚至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输送兵员,回撤伤员。

  1924年,在这年的农历春节,华飞回到了合肥,终于在老家过了一次新年。新年一结束,他就赶去南京,并最终签署了空军的作战计划书。并非华飞改变了进攻性空军的战略构想。并非华飞不想在台湾问题上速战速决,只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摆到华飞的面前,让他不得不在现状面前作出妥协,放慢军事征程的脚步。

  这个问题就是严重的财政危机!其实财政危机自始至终伴随在华飞求强发展的道路上,华飞的私人资产倒是越来越多,但是公用财政从来就没有宽裕过,一直都是入不敷出。

  一开始自治区的时候,支出用度虽大,但毕竟地域有限,且加上广发债券,让政府在财政方面基本上可以维持一个平衡。但是自从统一全国后,这种政府开支规模一下子暴增几倍,但是收入却达不到这个增长的水平。加上政府在各地普遍推行的利农促商的政策,财政收入反正比北洋政府时期的降低几成规模。

  另外接连的大地震,又是全国性的干旱爆发,不仅继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还让财政收入继续降低几个等级。此外,往年所借各种债券的还款日期开始全面到来。如果政府不能及时还清这些债券,必然导致国家信用的全面崩坏。想要再靠发行债券加速建设发展,恐怕就是妄想了。并且这些债券的持有人大多数都是怀有爱国情怀的士绅和海外华人,不按时归还借债,对于华飞来说,更是在道德上产生愧疚。

  按照国家的财政状况,原本的确不应该这么早发动台湾与东北之战,过早地与日本展开拼国力消耗。但是关东大地震这个契机对于中国来说实在又是机会难得。华飞不知道他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是否要再等十年?那样,从国家的安全战略来说,实在是极为糟糕的。

  华飞早就知道政府财政困难,所以在关于文物保护和博物馆的建设上,他基本上没有动用财政一分钱,大部分资金都是私人捐献。但当1924年详细的财政年度预算报告出来后,华飞简直吓了一跳。因为这已经不是严重的财政赤字问题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