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章 镖劫_关山吴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也不会无限制的吃亏,哪个愿意辛辛苦苦一年所得换几张废纸?

  当国家信用破产的时候,往往都是灾难性的,国民党败退台湾固然有政治军事原因,但货币问题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明朝虽然当时没有亡国,但后果也很严重,自明成祖之后,百姓见到宝钞犹如惊弓之鸟,宁可以物换物也不肯再用宝钞,明廷也无可奈何。

  而影视剧中常见的银票,其实就是在钱庄里存钱的纸质依据,一般情况下并不在市面上流通,类似现代的存折。如果一个钱庄财力雄厚,可能开几家分号,一般而言几个分号开在不同的城市,但能否互相兑现则很难说,原因就不多讲了,就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电脑不曾联网的时候,同一家银行你拿这个网点的存折去另外一个网点取钱,肯定取不到,更不用说交通通信不发达的古代了,所以说拿着银票通吃全国的情况估计没有,即便银票能通兑,也是在两个相邻或几个较近的城市之间,而且钱庄收取的手续费肯定不菲。

  纸币行不通,这里存钱千里之外取钱也困难重重,只有拿着金银铜钱四处做生意了,但铜钱面值低重量大,不易携带,黄金产量少,难以通兑,而且也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所以白银成为流通货币理所当然,但随着明中后期经济活跃,白银流通加快,尤其是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后,国家税收都以白银结算,客观上又加快了白银的流通速度。

  白银作为高价值的货币,大批量运输时自然有较高风险,官家可以派兵保护,商人只有自己想办法了,一开始由商家向官府申请,自己组织武装,押运重要货物与银两,但商家是要获取利润的,组织的人少了没有威慑力,难以保证安全,人多了成本高,又养不起。

  再说某个商户不可能时时运送重要物资与金钱,养着这样一些人的确浪费。所以很快一个专门替人押运贵重货物与金银财宝的行业兴起了,类似于今天的武装押运公司,当时人们称之为镖局,相比较而言,镖局承担的风险可比现代的押运公司高多了,原因就不言而喻了。

  沈家这些年货款一直由凌风镖局押运,沈老爷子与纪长庚私交也好。这五万两白银委托给凌风镖局后,按说若要保险,怎么的也需五六十位镖师押送,但前些日子凌风镖局接了陕西西安府一个大单,因西北治安不靖,镖师派出去了一大半,加上周边州府托运的散货,镖局的镖师出去了十之七八,在家的镖师不足二十人。

  应天府那边货款虽说催得急,但为以防万一,按说这个时候要等其他镖师交货后返回再启运,可这时交通不便,一趟远镖动辄数月,为了提高利润,往来都需押镖,有时不在回程时的路线上,还得绕路,周期更长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