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5章 家常_关山吴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卢象升军务繁忙,沈锐与之作别后,便去与宋叔汇合,一起乘车赶往京城。

  马车上,没有外人在场,两人便亲近了许多,严格上说,宋叔还是沈锐曾经的师傅,宋叔大名宋铁书,职业铁匠,农具兵器无所不精,十里八乡远近闻名。

  宋铁书祖上曾是朝廷的匠户,他这一脉因不是长房,后来便转了民户,但手艺却继承了下来,一直以打铁为生。

  俗话说: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阐述了这三种职业的艰辛不易。虽说都是力气活,但相比撑船的风里来雨里去,卖豆腐的起早贪黑来说,打铁的相对好些,除了夏天比较热,起码还算得上是一个技术工种,所以在广大农村还是颇受人尊敬的,再说宋铁书因手艺精湛,不时还能揽些官府的订单,所以日子过的远比撑船卖豆腐滋润得多。

  当初沈锐来到大名府,替义母范月娥申冤后,范月娥夫家的房产得已返还,两人以母子关系住在宋家庄。

  宋铁书家的房屋与范月娥家只隔着一个巷道,因夫家的地产已被佃户承租,沈锐母子俩也不用种地,靠地租过活,沈锐闲着没事便常到宋铁书的铁匠铺看他打铁——他的目的是想了解一下这个时代铁器的工艺水平,看看是否能造出像火枪这样的战争利器。

  其实能实践最好,正好过了没几天铁匠铺的小学徒辞工不干,经范月娥同意,沈锐便自告奋勇地当起了铁匠铺的小学徒,宋铁书自然是欣然应允。

  所谓学徒,其实就是抡着大铁锤,跟着师傅手中的小铁锤指哪打哪,纯粹的力气活,开始时自是苦不堪言,不过十来天后沈锐便已适应,几个月下来,宋家便喜欢上了沈锐这个聪明伶俐的小伙子,无订单时,宋铁书便教起自己的另一项本领——武艺。

  燕赵民风彪悍,很多人家自古就有家传的武艺,有的虽然不甚高明,但胜在实用,宋铁书一身本领三五大汉不在话下。

  虽说传统上武功一项历来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但一来宋铁书并不是教授武艺为生,二来宋铁书也是喜欢沈锐。世道不太平,技多不压身,有些武艺傍身,危急时刻也可自保。

  况且宋铁书另有自己的一番打算,宋铁书育有一子两女,长子因读过几年书,在县衙里谋了一份差事,后在城里成了家,岳父是县衙的捕头,有岳父罩着,加上自身也有些能力,已经放出话来,不会再回乡下继承他的手艺。长女也已经出嫁,现只有小女在家,小女比沈锐小上大半岁,虽是平民人家,在庄里也是出了名的俊俏。

  宋铁书原本思量着等两人再大些便找人撮合二人,以后沈锐继承自己的手艺,不仅可以养家,也不至于自己的手艺外传。再说两家离的近,就算小女嫁进沈家,两夫妻年纪大了,有个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