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白得一个三十六师!(三)_抗日之铁血军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长两公里多。南北长一公里有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规模较大的正规化高等军事学府。

  这里原是一座拥有庙产千亩,殿宇百间的关帝庙,后改为兵营,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遭八国联军焚毁。建军校时。利用原庙产并征用邻近土地而建起。

  全校分校本部、分校(包括小教场)、大操场和靶场四部分。校本部居中心,占地一百八十余亩。

  军官学校的建筑格局系仿日本士官学校建成。为一片气象森严的砖瓦结构的建筑群。

  四面有高大的围墙,巍峨高大,墙外有河环护,河两岸古柳成行,蔚为壮观。

  军校大门在南侧,隔河有高大的照壁与之相对。

  门楼高大,面阔三间,气势之雄伟可与直隶总督府大门相比。

  朱漆大门饰以铜钉铜环,门楣上悬挂着书有“陆军军官学校”六个大字的横匾。

  门前有石砌的高台阶,阶前的南路直通河岸。南路两旁有石狮一对,高丈许。河上架一平板桥,以通大操场。

  校本部分南北两院。北院是生活区。南院是军校的中枢和教学区,又分东、中、西、三院。

  东、西院为教室与学生宿舍,各有十排带长廊的青砖瓦舍,布局对称,各排房舍之间有走廊相通,每两排组成一个独立的院落,院墙开月形门,每院住约一连学生,俗称一连道子。

  中院有校部办公室和尚武堂。高大的武堂坐北朝南,四周环以石栏,雕梁画栋,气势宏伟。

  厅门两侧有副楹联,上书:“尚父阴符,武侯韬略,简练揣摩成一厅;报国有志,束发从戎,莘莘学子济斯望。”

  堂前有长廊直达校门。

  尚武堂北面是个大空院。院内有两棵并立的五丈多高的古杨,二木间悬一铜钟。

  官长常在这里训话和发布命令,因此,这里被视为全校之中枢。

  校本部的东侧是分校,占地九十二亩。靶场在分校之北,占地三百三十余亩。

  大操场成“”形,由北、西、南三面拱卫校本部,占地八百八十余亩,以西面之面积最大。

  保定军校主要是培训初级军官,学习期为两年,分步、骑兵、炮、工、辎重五科,学制章程参照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教官亦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者居多。

  保定军校先后任职共八位校长,其中第二任校长为当代最著名的军事家蒋方震(字百里)。

  老蒋是保定军校三期生,但没有读完就留日了,不过在保定军校求学的这段时间对他影响很大,老蒋能够崛起,保定系的师兄弟和黄埔系的天子门生那是功不可没的。

  这些人都是当世最杰出的一批人才,老蒋要是没有这些人的支持,他根本不可能在gmd内崛起。老蒋办黄埔军校的时候,也是仰仗诸多保定系的同学故旧,没有这些靠底的教官,黄埔系日后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