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三章 李道宗来了_在大唐混吃等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名白须长者悠悠扬扬的嗓音让人听着有种亘古深邃的感觉。

  平淡乏味的祭词经那名白胡子老者口中念出,听起来慷慨激昂,语气抑扬顿挫。

  沈默跪在沈大富和苏珍珍身后,一板一眼的跟随沈大富行礼。

  毕竟这么多人看着,怎么敢出错。

  坐在祠堂四周的各位长贤看到沈默这幅认真的模样,纷纷暗自点头。

  孺子可教也!

  白胡子老者抑扬顿挫的念着祭词,除去怀念先祖之意就是向先祖表示感谢与祭拜,感谢先祖的萌荫,后代有福,出现了像沈默这般有出息的儿孙。

  漫长的祭词结束,沈大富站起身从一侧的香篮中取出一束长香,点燃后插在桌上香炉内,又挥手示意沈默也上前来上一炷香。

  作为家中长子,沈默本就有资格入祠堂上香,且此次祭拜还主要是为了向诸位先祖显摆沈默这个好儿孙,为此沈大富在沈默身旁欣慰的笑了。

  祭拜此时已经结束,坐在祠堂四周的长贤也开始交头接耳。

  “登善,没想到你从国子监卸任后还能有如此佳徒,真是可喜可贺。”

  被唤作登善兄的这名中年男子名叫诸遂良,观面相周正,身姿挺拔。乃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江南一带自东汉末年时,大量门阀南迁后就文人居多,士族门阀也比比皆是。

  诸遂良其父名诸亮,早在李世民尚是秦王时就是文学馆十八学士之一,现是通直散骑常侍,而诸遂良更是远超其父,博涉经史,工于隶楷。

  早先曾在国子监任职,为追求书法上的造诣主动卸任后在洛阳落身,被人尊称夫子。

  沈默神童之名也正是由诸遂良率先喊出,虽算不得诸遂良亲传弟子,但二人之间也有师徒之谊,所以被人戏称所获佳徒也并不为过。

  “黄老见笑了,此子自幼天资聪慧,此时更是献宝进入陛下的视线,未来前途不可估量,诸某与他曾有师徒之缘也算是一番佳话,还望黄老以后对此子照顾一二。”

  与诸遂良对话的这名老者姓黄名玄墨,今年六十有三,乃是洛阳城知名的长寿之人。(隋唐乱世间,普通人因战乱均早夭,寿命三十五左右就可自称老夫。)

  “罢了,罢了,老夫本想打趣你一番,却没料到被你相求。此子乃我洛阳子弟,老夫岂有不照应之理。”

  沈默为众多先祖焚香祷告后就站立一旁为坐在一周的诸位长贤沏茶。

  方才听见诸遂良之言时脑子里就在不断猜测这中年男子是谁,最终从国子监卸任一言中猜到他就是曾经给自己前身定下神童之称的夫子,诸遂良。

  来大唐也有一些时日,从众多百姓口中也得知道夫子诸遂良的名号,诸遂良的名号也是流传千古,后世在网上曾看到过他,著有《儿宽赞》与《阴符经》,墨迹传承千古。

  此时见诸遂良为自己的前途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