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一十一章:逆转!丘吉尔的眼泪(二十七)_铁血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令人激动的事件发生在西线:7月5ri,德军出动十余个师,分两路突袭英军把守的阿拉斯以南战线,企图从侧翼打击索姆河战线正面的英法军主力,他们几乎得逞――把守那段战线的英军总共只有4个师。

  然而,德国人做梦也没想到,双方的意图不谋而合:为了从侧翼迂回索姆河战线德军主力,协约**早已在阿拉斯后方秘密集结了一支强大的突击兵团。

  这支兵团的基干兵力包括:6个英国步兵师、3个法国步兵师和3个美国步兵师(一个美国师的兵力约为一个英法师的两倍)――总共12个师,编成4个军;3个英国骑兵师――编成英军第2骑兵军;3个英国坦克旅外加1个法国坦克营――编成英军第3装甲军。

  在476辆坦克的引导下,隐蔽在阿拉斯以西树林中的协约国突击兵团,未经炮火准备便突然跃出,三面夹击突入战线的德军,两昼夜内即取得决定xing胜利――合围三个德国师,重创另外六七个师。

  在如此大好形势之前,协约国集团各强国首脑,对几周前德国首相秘密通过中立国传递的和谈意向,自然不屑一顾。

  法国人什么都想要:阿尔萨斯-洛林,巨额赔款,莱茵河西岸,直至肢解整个德意志帝国。

  饱受折磨而歇斯底里的俄国人强烈要求肢解奥匈帝国、严惩德国与罗马尼亚,当然,他们更期望在小亚细亚――尤其是在君士坦丁堡与土耳其海峡――拿到他们“应得的奖赏”。

  刚刚在特兰提诺战役中被数量处于劣势的德奥军痛击一顿的意大利人,则恬不知耻地大谈如何瓜分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遗产”,进而暗示本国理应在奥斯曼帝国的尸体上分一杯羹。

  英帝国自然希望保持欧洲大陆上的势力均衡,既不能让德国独霸,也不愿看到法国或俄国过分强大,它“只要求”德国退出其占领的协约国领土并给予“合适的补偿”,并将其“多余”的海外殖民地与海军舰船交予协约国处置,其余的问题,“都存有体面协商的空间”。

  只有美国人在不合时宜地独唱什么民族自决、航行ziyou、门户开放、国际联盟……诸如此类的狗屎,鬼扯什么要靠这些东西来对抗中华帝国与东亚联盟的“王道主义”。

  对付那些异类,只能靠铁与血!

  丘吉尔停下脚步,漫不经心地遥望城堡前以翠绿树林为背景的,洛可可风格的花圃、雕塑、喷泉、水池……

  前途是光明的,路程则注定是漫长的:一次所罗门海战对中华帝国造成的创伤简直微不足道;一个阿拉斯战役也远远不足以动摇德意志帝国的根基;打垮奥斯曼帝国虽然意义重大,对中德这两部庞大战争机器的运作却几乎构不成实质影响;俄国依然无法摆脱中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