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4章 差点无地自容了_外科艺术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赵院士的加入,他们组里院士数量的增多,也让众人心思活泛了起来。

  ……

  赵培儒进入了领导办公室。

  三名院士聚在一起。

  “赵院士,你真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王院士直接道:”我们现有的几种想法,我之前可都已经发到你手机上了。“

  这话的意思是,如果是重复的思路、想法,赵培儒就可以不用说了。

  赵培儒不疾不徐,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对两院士笑道:“好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我觉得,应该满足这几个前提。”

  “一是能达到食物储存的目的,有较好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可以向小肠阶梯排空。二是要保持十二指肠食物连续通过性,三是要防止食管炎,四是要维持好的营养和生活质量,五是手术并发症少,病死率低……“

  赵培儒一口气,说了一大堆的前提条件。

  越说,两名院士脸色,越是有些细微的变化……

  他们团队的那几项技术,都是各有各的缺点,要是按照赵培儒院士的这些标准来看,全是些不可个的技术。

  不过,越是听到最后面,他们反而松了口气。

  因为他们发现,赵培儒似乎是在说一个“完美”的标准条件。

  要是真按照赵培儒所说的这一套标准算下来,即便是最优秀的西方几国,以及东洋岛国那些国家的技术,也同样不合格。

  只是满足的条件多与少罢了。

  等赵培儒全部说完,王院士也不免笑道:”赵院士,要真按照伱所说的这些前提条件,那现在全世界的现行技术中,就没有一种,能达到你的要求。“

  赵培儒理所当然的点点头:“你说得对,没有一种技术能达到我的要求。”

  他笑着拿出一份资料来。

  “两位,这些条件,可不是我提出来的,而是网络上的一份调查问卷。”

  两院士接过这些资料。

  赵培儒一边解释道:“这些都是病人的术后随访,调查出来的问卷。

  “我归纳总结了一下……能满足这些条件百分之三十的,能称得上是勉强能在手术台上使用的技术。能满足百分之六十的,能称得上是不错的技术。能满足百分之八十的,才能称之为优秀的技术。”

  王院士和柯院士,心里暗地比对了一下自己交流团的那几样,打算带到国际舞台去的技术……

  两项技术,其中只有一项能达到百分之四十五左右。另外一项,更是只能达到百分之三十八。

  两人心里,不由得汗颜。

  而再稍稍对比一下国外几个西方国家的技术。差不多能达到百分之六十左右。

  他们的技术,确实是全方位的落后。

  赵培儒又拿出了柯院士发给他的那份资料。

  点评了起来。

  “团队准备的两项技术中,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术,消化道排空过快,营养状况较差,食物未经过十二指肠未能与胆汁、胰液、胰酶混合,食物的消化受到影响,营养更差。“

  “这种术式,不应该作为常规治疗术式。但因其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极其短的优势,所以只适合体质差,无法耐受手术的极端患者。”

  两院士悄悄擦了擦额头的汗珠。

  赵培儒的这段点评,太到位了。

  如果不是赵培儒最后说了一点这种术式仅有的优势,两人都要无地自容了。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