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5章 院士的名气真管用_外科艺术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吗?连试验性质的手术,患者都直接不考虑风险了。

  旁边,患者的父母听到这些,心里也激动的几乎要流泪。

  一直拿不出足够的钱来给孩子根治,他们心里也一直特别自责。

  ……

  舒云教授把病人带回来后,做相关术前准备,做手术评估。

  赵培儒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对手术治疗方案做出了细化调整。

  “医学继教”app上,邓长兵再次放出了术前的最后一次“直播预告”:

  “赵培儒院士的迷你胃旁路手术,即将开始,请点击直播板块……”

  这是首次公开手术术式的名称。

  所有收到app推送的医生,看到这个名字,心里都好奇:“迷你胃旁路手术?”

  “怎么个迷你法?”

  之前的关键词是“提高安全性”,这次的关键词是“迷你”,难道是小一号的“胃旁路手术”。

  ……

  地区医学联席组委会。

  蔺劲松等领导,心里也不免有几分激动和紧张。

  “直播手术要开始了。”

  这次,是他们冲击“国家级”肥胖治疗中心,非常重要的一环!

  和康合中心合作,颠覆性技术,全国范围内直播……如此多的大事叠加在一起,一旦成功了,那对他们的名气提升,将是巨大的!

  “如果这次成功了,我去上面申请‘国家级’牌匾,会很有底气。”蔺劲松不停的摩挲着下巴,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显示器上的直播板块。

  其他领导,也都跟着有些紧张,期待。

  他们东南地区,能否出一个“国家级”的治疗中心,就看接下来这一步走的如何了。

  ……

  全国各地的肥胖治疗中心、各医疗机构消化领域医生,都点开了APP,关注着这场直播。

  “前段时间,赵院士用‘单孔’技术,颠覆了‘多孔’技术,导致现在的病患们,都不愿意再接手多孔手术。”

  “也不知道,这台手术,会造成什么影响。”

  一些医生,苦笑着摇头。

  这就是医学界发展的潮流,如果不赶紧跟上,他们就会被淘汰。

  当然,他们心里并不会因此而怨恨赵培儒,因为世界医学事业,总是在向前发展的。

  即便是赵培儒不开发“单孔”技术,别人也会开发,即便是国内不开发,国外也会开发。若是不思进取,只会被时代潮流淘汰掉。

  他们心中,甚至有些感谢赵培儒。

  因为赵培儒在开发出新技术后,不仅没有提高准入门槛,反而还大力推广技术的普及。听说单孔技术已经通过了“第一批引入名单”,据说之后,会总共有五批引入,最终会普及到全国范围内的每家县区级医院。他们每个人都会受益。

  ……

  终于,到了手术时间。

  在众人的期待中,直播间的屏幕,瞬间亮了起来。

  与此同时,赵培儒那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

  “全国的各位同僚,我这次要做的‘迷你胃旁路手术’,核心思路是将胃小弯管状切除后,行胃空肠吻合,形成迷你胃旁路,这是对标准胃旁路手术的改良,能从两个吻合口,减少为一个吻合口……“

  赵培儒一开口,便为众人答疑解惑。

  “听赵院士的手术直播,果然还是舒服啊!”

  “哈哈,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赵院士的课,听着就节奏很对,上来就先介绍治疗思路。”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