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318章 为往圣继绝学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排队去买呢,三郎,咱们也得印论语,还得更便宜点才行。”

  秦琅笑了笑。

  看来有书商做不住了,他们终究是没敢向皇太子名下的集贤书馆动手,又不甘心,于是也搞起了雕版印书。

  雕版印书其实不难,只是以前没有人去这样做,或者说以前还有个油墨的困难,而当集贤书馆推出雕版书后,有心之人只要逆向研究,还是很容易模仿出来的,毕竟有了现成的山寨对象。

  “这其实是好事,说明市场在跟着我们变了!”

  “可他们抢咱生意啊。”

  “这书人人都可以印,只要保证质量都是对读书人有益的事情,我们要欢迎。”秦琅丝毫不怕这种公开公平的竞争,这是良性竞争啊,应当鼓励的。

  更何况,其实秦琅手里还有一个其它人无法撼动的法宝,就是九经正义的编撰已经搞出一些成果来了。

  东宫组织了大批名儒学士分组商讨编撰九经正义,目前九个小组都已经搞出了好几卷来,甚至有搞出十多卷的。

  虽然还未完全完成,但前面几卷的内容已经过审了,这意味着可以刊行了。这可是朝廷统一的科举考试标准经书啊,只要参加科举,都得读这书。

  所以这是崇贤馆印书局和集贤书馆的最大机会,他们做为东宫体系,自然是能获得率先刊行的资格。

  “我等下把已经编撰、审核好的九经前面经卷,拿去给陛下过目,只要陛下许可,我们便可正式开始写版校字刻版印刷发行了。”

  不敢说整个大唐的读书人将来人手一份,但起码朝廷的各级官学学生,想要参加科举的考生,都必须要读这些书,就算只有部份人买,那这也是一个巨大的需求。

  这么大的市场,又何必去理会别的书商山寨雕版印刷呢?

  比技术,比关系,他们都比不过东宫,自己吃肉,也给别人吃喝点汤嘛。

  两仪殿。

  李世民看到秦琅和承乾拿来的经书。

  九经正义,已经修好了约五六十卷,速度不错。

  李世民细细翻看,不住点头,表示很满意。

  “想不到东宫办事效率这么高。”

  “陛下,这都是殿下礼贤下士,为各方大儒名士做足了后勤工作,让他们可以安心做事,无后顾之忧,所以这效率也高。”

  李世民呵呵笑了笑。

  九经正义毕竟只是编书,而不是写书,所以真要说复杂也没多复杂,其实只是在以前流传的各种经书版本、注释版本中,挑选一个做为标准版,再稍修订一下而已。

  但毕竟涉及到的是学术之争,所以各支学术派别的后人,肯定会有争论,能够这么快出结果,还是说明主持者很有水平的。

  “不错,可以把这些雕版刊印发行。”

  李世民原本是打算编好九经正义之后,由弘文馆和崇贤馆各自抄录一份,一正一副珍藏,然后国子监也抄录一份,以供学生们抄读。

  但是现在,秦琅的雕版印刷术的成功,却能让这九经正义更快的推行天下。尤其是,朝廷甚至都不需要额外的掏钱。

  不但不需要掏钱,秦琅甚至提出崇贤馆印书局,会拿出一成的书款做为版费。当然,这个版费归组织编撰的东宫。但东宫会拿这笔钱,部份发给负责编撰的大儒学者们做为稿费酬劳,另一部份还将拿来支付给所采用的九经作者和注释作者后人。

  最后一部份是付给参与此次编撰的那些胥吏士子们酬劳,剩下的还能献给皇帝内库。

  李世民听的都有些不太好意思了。

  “这个版费倒是挺好,给那些参与编撰的大儒学士还有胥吏文士们吧,剩下的归东宫所有。”

  “这个价格,你们打算怎么定?”皇帝问。

  “这次东宫会全力配合朝廷编撰九经正义颁行天下的初衷,所以价格方面会打到最低,按卷刊印,一卷万字,不到三十页,我们只售五十钱。另外我们还将在各个集贤书店推出租书业务,租读九经正义,一卷一天只要一文钱!”

  “善!”李世民非常满意。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我等读书人应当做的!”

  李世民震在当场,不可思议的看着秦琅!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