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四十一章 个人所得税_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ihou在那些科技专家们的反复要求下(一方面是确实佩服胡卫东的贡献,另一方面嘛,胡卫东的定高了,他们的工资才能跟着涨上去),胡卫东的“贡献津贴”被定为了最高的每月1万人民币,第二位的是特斯拉的9000,第三是李四光的7500、然后是沈鸿的6000

  这些数字在后世看来或许不算高,但建国初期的物价可是十分低廉的,1941年的时候1克黄金才值3块人民币(新币),不到历史上2012年时的1%,以此折算的话,胡卫东一年的收入相当于历史上2012年的1200万人民币以上。而且“贡献津贴”与“工龄工资”不同,即使日后退休了也可以继续不打折扣地领取,因此哪怕胡卫东以后再也不工作了,他能够正常活到80岁以后的话,总收入依然可以达到720万以上(其间通货膨胀难以避免,但工资只会涨得更快。),合2012年的7亿多

  而且胡卫东能够领取的固定薪水还不光是这三个部分,为了吸引那些中国急需但却稀缺的专业人才,新中国政府设立了“特殊人才津贴”(这个只发到退休),身为中国乃至shijie上头号军工专家的胡卫东依然符合领取最高标准津贴的条件,使得他每个月的固定收入达到了15000块以上。

  此外,胡卫东还有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那就是稿费,虽然数字上不是最多的,但胡卫东的稿酬来源主要是《系统工程学》等大学教科书,因此他自己可以自由支配,如果加上这笔钱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琐碎收入,胡卫东一年的收入超过了2万人民币

  得知自己居然有了这样惊人的收入后,胡卫东很自然地被吓了一跳,随后就生出了极大的不安,虽然多劳多得、理直气壮,但多到这种程度后他还是难以释怀,毕竟他很清楚,自己的那些成果有很大一部分只是由于穿越者的身份,而非是自己的真实才能,以之报效国家他理直气壮,但为自己谋福利的话就难免有些不好意思了

  而且中国现在科技人员的收入几乎可以与美国相比,但两国的国力却很悬殊,纵然现在中国的科技人员数量不多,以如此高标准发放的话,对于财政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而且美国的收入看似很高,但税收重、消费高,实际上中国科技人员现在的收入已经普遍超过美国同行(历史上50年代初期美国顶尖科技专家的年薪也就几万美元,最高的也就十几万,考虑到二战期间美国的经济繁荣,1941年底能有那时的一半就不错了,税后的话还要少掉许多。)了

  因此胡卫东干脆提前上书中央要求设立个人所得税,这同时还可以影响到非公有制经济,抑制那些国家不能直接管到的贫富分化,同时多少还能增加一点国家的财政收入。经中央讨论通过后递交人大表决,于次年获得通过,胡卫东此后便被按照最高的税率扣掉了接近一半收入,但过万的月收入依然在体制内排名第一(即使是体制外,也没哪个拿固定收入的比他更高,更有钱的都是那些不靠工资过活的资本家。),本想多交党费,也在周公的劝说下放弃了,以免让别的同志压力太大(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