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2章 魏王救我_南明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造出了燧发枪。

  不过虽然有西夷的指点,但是清军的燧发枪与西魏的自生火铳相比起来,依然有些欠缺,他们工匠没有经验,生产出来有些粗糙,而且发火率不及魏军的高。

  在南征前,清军已经装备了四千五百杆自生火铳,在宿迁又缴获了两千多杆,在加上一个快炮队,组成了一旗的火器军。

  多尔滚原本与黄台吉唱反调,不太重用汉军,但是他对这支火器军却十分上心,常常观看他们操演。

  说到这里,多尔衮看向博洛,郑重地道:“你一直在前线与魏贼作战,应该是我们满人中,最了解魏贼的人。本王想将这支人马,交给你统领,你可有信心,发挥他的用处!”

  清军有强大的骑兵,而魏军以步军为主,每次交战时,清军的难题是怎么扰乱魏军的步阵,给骑兵制造收割的机会,但是魏军火器众多,让清军骑兵无法用过去的办法骑射乱阵,引以为豪的满洲重步,在火器面前也只有吃弹丸的份。

  这样一来,清军就没法子克制魏军步军,所以多尔衮很重视火器军,觉得有火器军的加入,必然可以为清军创造机会。

  博洛闻语,心头顿时大喜,不过脸上却波澜不惊,行礼道:“喳!臣定不辱使命!”

  两人正在说话时,帐外隆隆的炮声响起,那是百门红衣大炮,齐齐开火,轰击着雁门关。

  太原府,高义欢每日都收到了不少关于战事的情报,魏军虽没有出击,但却积极做着准备。

  随着时间进入1649年,西魏基本已经平定了晋南和晋中的一部分州县,派出了官员接手地方政务,帮助百姓返乡,准备进行春耕。

  这时太原城被围已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城中粮食消耗了大半,而魏军始终不攻城,摆明了是想围点打援。

  这让阿济格无法淡定,加上他判断多尔衮应该已经来救,便开始时常出城,冲击魏军的防线,想让魏军无法安心对付多尔衮,意图将更多的魏军牵制在太原,以免多尔衮重蹈明军锦州之役的覆辙。

  魏军意识到了与清军的大决战将不可避免,从几个月前开始,就不断将湖广四川的粮食,襄阳和南阳造的兵器衣甲,关中造的火器,源源不断的运到河东,已经堆满了几个仓库。

  魏军各部也频繁的调动,并将缺额补冲齐全,磨合操演,准备迎战多尔衮的主力。

  为了防备清军,魏军主力已经从太原之南,移营驻扎于城北。

  这时在太原北郊的旷野上,大帐一座连着一座,整齐的蔓延,一望无际。

  校场上,只见一支近千人的步军,正在操练,他们浑身都包裹在铁甲中,连脸上也带着兽面,正是高义欢的护军铁人军。

  这支本该是郑成功护卫的精兵,被高义欢先搞了出来,抢占版权。

  自从水力锻打技术得以应用之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