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1章 北岸阻击_南明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野上,传来雷鸣般的马蹄声,地面上扬起滚滚黄尘,仿佛沙漠中骤起的沙尘。

  近两万清军马军,万蹄践踏大地,使得地面一阵颤抖,无数清军开始出现在明军的视野里。

  这次,清军来的都是精锐,几乎全是披甲的八旗兵,不是明军在两淮遇见穿着一身布褂子,头上戴个斗笠,浑身上下没什么防护的绿营。

  两万甲兵,放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支恐怖的力量,战力怕是能超过十多万绿营。

  古代士卒,并非人人穿甲,大多数士卒,都是一件破袄子,西魏三十四万大军,带甲也不过十余万而已,只是西魏每次出征,都是征调甲种、乙种、丙种营,很少调动丁种营,所以给人感觉人人带甲,十分精锐。

  清军与魏军作战理念不同,魏军上三种营消耗后,立时就能补充,所以喜欢用精锐来做战,而八旗兵,特别是满蒙八旗,受制于人口的因素,不敢消耗,所以清军总是喜欢把精兵捂住,驱使绿营、包衣来作战,同魏军交战时,往往各方面都弱魏军一头。

  两万带甲的马军,穿着各色闪亮的盔甲,身后有不同颜色的旗帜,有的士卒枪杆上还挂着各色小旗,代表着他们各旗的身份,气势铺天盖地的奔驰过来。

  这是大清国最后的精锐,也是多尔衮的底气所在。

  ······

  旷野上战马疾驰,在距离明军阵线不远处,多尔衮勒住了马缰。

  这时迎面一队白甲兵奔驰过来,为首的正是何洛会,多尔衮一挥手,身后大纛旗,漫野的清军马军,纷纷在号角声中停下,大地上立时就铺上了一层地毯。

  冷风萧瑟,旌旗猎猎,数万马军驻立在旷野上,鸦雀无声,只有马蹄拨动地面,马头打着响鼻,天地间弥漫着肃杀之气。

  何洛会打马来到多尔衮身前,禀报道:“启禀王爷,明军一部人马,沿着九里山和黄河北岸设防,看样子是不想让我们过河。”

  多尔衮闻语点了点头,忽然微微皱起眉头,“哪里打炮?”

  “轰轰轰”的炮声,隐隐约约的传了过来,似乎还有阵阵喊杀,夹杂在其中。

  何洛会扭头看向明军防线一眼,开口道:“王爷,应该是明军在攻打徐州城!”

  多尔衮心中一凛,要是明军夺下徐州,有了城池做依托,这场战争就会打成持久战,而他却根本没时间同明军耗费时间。

  如果清军在徐州耽搁太久,让魏军击败阿济格,占据河东,然后兵出壶关,直扑北京,那多尔衮和清军主力,就被堵在了关内,想要逃回关外,都没有可能了。

  一瞬间,多尔衮明白了朱慈烺的意图,挡住他,然后吃掉徐州。

  当下,多尔衮脸色一沉,“传令,大军立刻准备进攻,撕开一道口子,让尼堪知道本王到了!”

  “喳!”身后谭泰等将,立刻行礼,然后一拔马缰,去调集兵马。

  多尔滚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又吩咐道:“何洛会,你派人去上下游看看,有没有合适渡河的地点和船只!”

  ······

  境山顶上,吴日生、刘肇基等明军战将,俯瞰旷野上的清军骑兵,在他们身后是黄河,河水中游弋着郑森、张名振、高义仠等将率领的水师。

  在黄河之南,则是徐州城,那里火炮轰鸣,硝烟弥漫,一团团的白烟袅袅上升,飘到半空,被冷风刮散。

  在城池周围,蚂蚁一般的明军士卒,正在黄得功、高名蘅的敦促下,对徐州城发起一波又一波的猛攻。

  九里山上旌旗招展,黄河中兵船穿梭,徐州城下杀声震天,雄鹰飞过天空,鹰眸俯瞰大地,眼中映上了一副波澜壮阔的战争画面

  (感谢椿树与秋螟的200打赏,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求书单)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