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3章 但是我要做白居易_直播说错话,被观众送上热搜王世风蒋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思尧听后就是这么觉得的。

  尤其是听到观众们的掌声和称赞后,他心中越发的迷茫。

  就这?也行?

  罗思尧微微皱眉,刚又准备吐槽这段似白非文的东西有辱斯文,但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

  “如此便可?”

  可能是被王世风的‘上纲上线’给整怕了,罗思尧已经没有了太多这锋相对的气魄,反而有些探讨意味的心态。

  因为他忽然发现,自己对现在的年轻人,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了解,现在夏国的年轻人所接受的教育,似乎也没有想象中那么聪明。

  不然怎么会被王世风这种花架子忽悠的此起彼伏呢?

  而面对罗思尧的真诚发问,王世风也有些讶异的微微挑眉,原本准备好的腹稿也用不上了,转而笑道“如此便可。”

  罗思尧点点头“或许是我以前想的太多了。”

  “罗教授现在能够想开,不也是一件好事儿?”王世风轻笑道

  “其实你一直强调的古典美,传统雅并没错,因为不管是辞赋,古诗,还是章回体小说,都是我们华夏文明不可多得的瑰宝,

  但是你忽略了一些事情,就是文言的出现,就是作为书面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封建特权阶级才能够享受到的东西,例如我们现在熟知的《诗经》,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不只是一种反应各国国情民俗的记录诗歌,更是诸侯国之间的外交辞令。

  孔子为什么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就是因为,当时诸侯外交很多东西不能放在明面上来说,比如当年晋楚争霸,被夹在中间的郑国就左右摇摆,不是它当墙头草,是因为它的国力太弱,在两个大国夹缝间生存不易。

  所以楚强则依楚,晋强则附晋,但是郑国在血缘上更亲近晋国,所以在外交的时候,郑国外交官会对晋国君主念诗,就是《召南·野有死麕》,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

  不过这首诗的大概意思就是郑国和晋国表态,咱们两个是一家,以后打仗我帮你背刺他,因为我们晋郑都是周王姬姓的血脉后裔,是主人,楚国是外姓,是狗。

  晋国当时负责接待的是晋国赵氏宗族赵武,也就是《赵氏孤儿》的原型,他听了郑国使者的话,当场就回复了一首《小雅·常棣》,

  这是一首歌颂兄弟感情的诗,也侧面回应了郑国的态度,两个国家的外交,没有谈起任何结盟话题,但是又都表达了各自的态度,这就是《诗经》在春秋战国时的作用之一,

  这就是我们华夏人说话委婉,却话里有话的习惯来源之一,用现在流行的话,就是因为我们老祖宗就喜欢当谜语人,所以这种文化基因流传了下来。

  同时就像我们现在学习英语一样,99%的人这辈子都不会出国,也用不上英语,但是依旧要为了高考去学习,并不是因为英语有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