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8章 班门弄斧罢了_直播说错话,被观众送上热搜王世风蒋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课本里的寓言,大多数都需要背诵和考核的,而学生,最抵触的就是考试了。”王世风话说了一半。

  胡校长眨了眨眼,随即皱起眉“嘶,经你这么一分析,好像还真的会出现抵触心理啊。”

  王世风的意思,无非是暗指应试教育给学生们留下的‘后遗症’。

  这种后遗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直到毕业离开校园后很多年也没办法愈合。

  即便知道《出师表》好,但是回忆起来依旧会觉得痛苦。

  只知其形,不知其意。

  这就是学生时期抗拒的主要原因。

  反观王世风的故事,低龄化,故事化,碎片化,更容易让人接受,虽然在含义和寓意上,落差一筹。

  “我这些故事中的寓意,其实就是管中窥豹,十分浅显,一目了然,但是咱们的语言故事,则是见微知著,太过深奥,其中蕴含的道理足以受用终生,但是也需要太高的阅历门槛了。”王世风详细的解释了一下。

  胡校长点点头“王老师的意思我大概理解了,你是说,我们的寓言,太深了,反而更难理解,对于难理解的事情,大多数人都会本能的抗拒,所以你就用这些浅显趣味性高的故事,由浅入深的做引导,可谓是良苦用心啊。”

  王世风笑而不语。

  校长你理解的很不错!

  “那之前在《诗歌大会》上,你对方伟民的那番,白话与古言之争,也是这个思路?”胡校长话锋一转。

  王世风挑了挑眉,果然这位老校长不会无的放矢“确实如此,这么多年传统汉文化的宣传一直收效甚微,就是因为太过高高在上了,不接地气。”

  “高高在上?”胡校长眯了眯眼。

  “我之前和刘教授聊过,夏国大学毕业包含大专生,只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您想一下,有剩下九成人的文化水平都在高中以下,这种环境推广传统文化,是十分困难的,至于市面上流传的文化自信和崇洋媚外,其实只是小部分原因,真正的原因,还是两个字,陌生。”王世风点头说道。

  “详细说说。”胡校长觉得新奇,这么多年关于文化传承推广,一直都是他们知识分子首要看重的事情,而王世风这个论调,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过。

  因为汉文化太高了,所以让大多数人感到陌生?

  这不太合理吧,咱们从小生长在这片土地上,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都带着传统文化的影子,怎么还陌生呢?

  “这个要详细说,就太长了,其实要验证,很简单,拿小学和初中的孩子做例子,对于古文,感兴趣的多,还是死记硬背的多?”王世风笑着问道。

  胡校长笑了笑“你还是在说应试的问题?”

  “不。”王世风摇摇头“我是在说理念的问题。”

  胡校长皱起眉。

  “文化最重要的不是知道,而是认同。”王世风沉声道“陶行知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