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章 好好准备吧(求收藏,求追读)_从小镇做题家苟成大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章好好准备吧(求收藏,求追读)

  十月七日,是国庆节假期的最后一天,按照道理应该是休息的时候。

  不过这一日,汉市大学医学院的技能训练室八楼这一楼层,颇为热闹。

  无他,练功房设立的初衷,本是为了方便本院的学生和本院低年资医师进行学习和练习,并非方便人走捷径。

  一般一两年,才会有学生和年轻医生通过练功房,走纯粹的专业操作路线,得以突破对应的要求“出关”,这样的事情,自然算得上大科室内的稀奇事。

  可不止创伤外科的病区主任邓勇教授重视,骨科的大主任,关节外科的病区主任,杜新展教授,也是颇为重视。

  虽然说,第一个练功房里,全都是基础操作,是骨科最基础的基本功,但谁不是从年轻走来的,所有的医学教授,都是医学生一步一步走上来。

  前辈们在目前教授身上的耐心以及容忍,就是一份传承,需要继承并发扬。

  人也不算多,最关注此事的还是创伤外科的一些小硕士,还有博士们,洛听竹、孙绍青等博士,也在队列里面,旁观着见证方子业的成长。

  创伤外科的上级也都来了,大骨科,则是只来了杜新展教授以及骨科分管教学的一位副教授,也是关节外科的副教授……

  其实作为外科从业者,能够进到中南医院这样的大型教学医院读研,本身就代表着,以后的发展层次不会太低。至少也是地级市医院的一名医生。

  因此不管是上级也好,还是学生也罢,都是很有眼力劲的。

  “止血术的操作讲究的是快、稳、准,快速止血,这样才能在必要的时候,精准地抓住出血点,以最快的速度,避免患者因大出血而死亡,或者产生其他的并发症。”

  “因此需要的是目光捕捉速度以及操作到位的速度。”

  “芝麻表面积不大,差不多正好与临床常见的出血点对等,你方师兄能够这么精准地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三十七个出血点的止血,剩余三个出血点,两个没完成,一个错漏。”

  “这样的表现,还是与他性格很符合的,宁缺毋滥。宁愿不做这么多次操作,也要保证每一次操作的成功率。”邓勇教授的博士孙绍青,在对着自己的师弟这般细声讲。

  “你们可以多学一下。”

  洛听竹捕捉着方子业的操作,低声问:“孙师兄,你觉得方师兄是不是刻意压慢了速度,只求稳,不求快,不然的话,我觉得他的容错率可以更高。”

  方子业此刻正在重复。

  一次操作成功,可以是碰巧,但如果可以重复操作成功,那就稳妥。

  硕士阶段,创伤外科的专业型硕士,能在完成正常毕业要求的情况下,把清创、切开、止血、缝合术,都练习到一定的火候,这除了需要努力,还需要一定天赋。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