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9章 洪教授的错愕(求订阅)_从小镇做题家苟成大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卖差不多也快到了,就再回到了实验室里去等。

  揭翰发来了好消息:“师兄,天罗的文章发表了,二区,6分。”

  “卧槽,这数学系的人来了临床,搞生信岂不是咔咔乱杀?”

  揭翰感慨着,用语音表示着震撼。

  揭翰自己,第一篇发表的sci文章是三区的article,虽然是论著类型的文章,但那是有人投喂啊,兰天罗自己是纯粹靠着自己的能力搞出来的二区文章,实在是屌屌的。

  “那没办法,天罗要是不想吃我们医生这一行当饭,往计算机系或者金融系一钻,年薪百万甚至几百万都不是梦。”

  “有那么好的数学天赋,再自学了计算机语言还有临床医学,你觉得呢?”方子业的头皮都隐隐作麻着。

  自己这两个师弟,是一个比一个能折腾啊。

  方子业这方面的天赋,和他们站在一起,简直太不够看了。

  三年下来,一篇正儿八经的sci都没见刊,最后差点只能以CSCD来毕业,说出去都丢人。

  自然,现在的方子业,随随便便拿出来十分之一的成果,发一篇二区论著类型的文章,是很轻松的。

  但没必要,小蚊子文章对方子业的助益不大,方子业面向的至少是十五分以上的期刊。

  到时候即便只是一个共一作,那也牛逼。

  没办法,袁威宏和邓勇肯定是要共通讯的,然后自己和袁威宏在共一作。

  别小看十五分以上文章的共一作,它的含金量,比你三四篇四五分的文章,含金量可要高得多。

  只要出产一篇,甚至不夸张的讲,方子业留院的压力并不大,毕竟十几分的文章,一般都是四大刊的子刊。

  如果说,方子业团队再做得数据好看一点,被影响因子高达二十分以上的期刊给收录了,那方子业就赚大发了。

  不需要文章的数量优势,一篇压全院的博士,毫不夸张,甚至本院百分之九十以上,甚至更高的比率,都没人发表过这样高影响因子期刊的文章。

  因为在论著面前,所有论著以外的任何文章,都谈不上含金量的说法。

  “不管怎么说,我们两个都算是捡了漏。”

  “而且这篇文章,师父为了给天罗加码,让天罗自己通讯,我和你共一作,师父只占了个二作!唉。”

  “没想到,天罗竟然刚来,就给了我们这么大一份礼物,师兄你说,我该怎么感谢他?”揭翰问。

  “要不打一顿?”方子业揶揄着。

  在揭翰和兰天罗面前,方子业就是哥哥,两个小弟,那不是随便开玩笑。

  “我觉得中。”揭翰模仿着外省的口音。

  “你什么时候来实验室里啊?”揭翰有一段时间没从临床脱身了,一是因为他半脱产的原因,第二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

  “师兄你先别着急,我的实验要先放一放,我最近打入到了一个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