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章 选择_明初第一豪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前张小磊等人也查探过,因为地处要地,在张小磊等人取得大胜之后官军还是很重视这一带的防御的。除了部署了不少船队之外,还部署了五万人马左右的靠谱力量,仅仅从那些平日里都经常外出巡逻警戒的军兵,就让人们知道这附近驻扎的大周军队不是很多地方上常见的那种平庸之辈。

  张小磊也在斥候传信过来之后命令各队准备做好迎战的准别。龙出升天,这一仗显然是必须要大的。如果是以前,用不过一两千人的队伍去迎战几万官军,就是张小磊也不得不谨慎。可是在经历了太湖岸边长兴一带的两次大胜之后,对于现在自己依靠杠杆弩还有精益求精下的火炮,胜算究竟几何,已经是心中有数了。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从那每隔一刻钟就有人传来的通报中,张小磊还有身边的不少亲信都感觉到情况似乎有些不对了。

  “队伍距离镇江一带的官军大营已经很近了,又是这么明显的队伍,怎么没有像样的大军集结起来准备迎战?”张诚首先有些怀疑的禀报道。

  张小磊对此并不以为意:“估计是经过太湖岸边那两仗,现在朝廷的军队畏惧同我们交手了吧。运河河道有没有问题?”

  “似乎也没有问题。。。”负责禀报的斥候报告道。这种情况却让张小磊多少提高了一些警惕,因为完全有些不合常理。。。

  就在这个时候,似乎有如同闷雷一般声音的隆隆炮声似乎从的距离上传了过来,直到似乎是大军交战一般的炮声响起来不久,才有新的消息从十几里外负责查探的斥候那里传了过来:“北明那边儿的军队已经逼近到北岸,镇江一带的守军同明军展开水战了。。。”

  镇江一带的江面并不算宽阔,而且有运河径流长江,正因为如此才成为军中重地。此时廖永忠所率领的战船不过五百余艘,并不算太多,同当年北明军队南下时至少上千艘准备航渡的大船相比似乎已经少了很多。

  其实这也不奇怪,时代发展到了宋元之后,中国北方的森林乃至树木早就已经不像唐代的时候或者更早那样常见了。大型树木不常见,大型船只也就并不常见。相比汉末三国那个时代,某种程度上来说长江水战变得更不利。当然,也有有利的一面:此时的长江相比三国那个时代明显变得更窄了,而且更重要的是人烟也更稠密、队伍获取补给也不再像曾经人口比较稀少的乱世时那样依赖于少数特定的地理要地。如果是正常的用兵,应该是趁夜的时候往返渡江投送兵力回避水战才是。比如四年前那场渡江之战就是北明集中了不少的精锐趁夜渡江直攻应天附近的大营为开端。

  这一次留守在镇江的大周将领张士信当然也早就清楚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自身很可能腹背受敌的形势,因此很早就做出了将五万人马提前转移到水师大船之上的决定,似乎也只有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毕竟虽然同样只有几百艘大船,可大周水师的优势相比北明可大多了。就算面对那传说中依靠火炮和强弩战无不胜的强贼,在水上很显然也会削弱人数太少的队伍投射力量的优势。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