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6章 统治术(二)_明初第一豪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今的新学已经开办一年多时间了,但实际上也只招收了一届学生。按照原则,所有蒙学年纪不论男女的孩子们都要参加。可就算是各种费用在很大程度上免费,基层落实的时候仍然有很多家庭拒绝孩子们到学校来上学。特别是新朝政权对待儿童不一样的态度也让很多地方宗族势力担心,这是中央政权要向基层伸手的打算。因此在千万户人口的范围内最终只有大概一百多万名儿童入学。不过算比例,这也至少涵盖了一半左右的适龄儿童了。如果再多,张小磊也感觉到在教育质量投入上很可能就无法尽如人意。

  同寻常的治安军组织类似,为了最大限度的实行教育。尤其是在教育人才力量根本不足的情况下,平均教习所每个班的规模足有百人左右的规模,通常一个年级分为五个班,五百人折合一个营的往往只有六名年级教员负责,师生比接近一比一百,比这年代军官和士兵之间的比例还要离谱些。

  然而张小磊从自己当年接受教育的经历出发,却觉得教师本身的合格与否远远比所谓的师生比重要的多。尤其是并不能保证教师质量十分优秀的情况下。就算是一个老师负责一百个学生,顶多也就是搞填鸭教育题海战术的时候作业量、差生负责量会带来很大的负担。可自己并不需要什么“题海战术”啊?在自己的观点中,基础教育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克服人身上一些动物性的同时完成人才甄别。如果不能完成智力、爱好上的甄别的基础教育,那在其他方面上再好也是有问题的。一个靠谱的教师就算每人负责一百个学生,也比五个心怀鬼胎的人负责一百个学生好的多。

  因此这些教育人才也基本上只从比较靠谱的崇明岛战备核心新军家属中抽调,还有就是一些经过新学考核与检验的年轻文人。让张小磊有些庆幸的是自己所在的时代毕竟不是明末清初,也并非什么大一统王朝的改朝换代之后,文人的地位甚至儒家经义的地位虽然很大,但还没有大到一个离谱的程度,从中央总督区乃至北方等地不少地方。张小磊还是选拔了几千个面试笔试都过关的读书人为补充。这些读书人很多童生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秀才,但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新朝白话和新文化上似乎十分有天赋。要知道新朝崛起的过程并不算漫长,实际上甚至是个很短暂的过程。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让自己找到一丝感觉的年轻人,尤其还是年纪比算太大的女子,那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般的人才了。

  就这样百余万在五千万人口范围内按照义务教育大致原则入学的儿童被花费为两千多个蒙学校区,通常每个区内四所左右。这也是教育机构上的大致一个组织体系。

  为了避免夜场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