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0章 最后的机会_这个旁白不对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0章最后的机会

  李成不懂电池,但这笔帐哪怕是3岁小孩子都能算明白了。

  试想一下,两块电池体积看起来一样,重量也一样,造价成本也一样,但一块电池的电量只有2000毫安,另一块有4000毫安,你会选择哪一块?

  只要有脑子的都知道,会无脑入第二块的。

  现在半固态锂电池就达到了这个无脑入的水平了。

  李成看着实验报告就只有一个想法,他感觉自己要起飞了。

  这种电池技术不出意外的会掀起一场巨大的风暴,到时候被风暴刮起来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而这些银子里有5%是他的。

  之前李成对Zeroone电池的市场期望是百亿米元,现在他觉得自己格局太小了。

  Zeroone电池未来的上限恐怕千亿米元都打不住了。

  更关键的是,他那个神秘老板并没有停止传输实验数据。

  也就是说,电池技术还能进步。

  李成这会已经不太敢想,这5%的股份未来会是多少钱了。

  不过现阶段,李成觉得公司的重心不应该放在技术突破上了,而是应该开始打响公司电池的名头了。

  正巧李成认识一个助力自行车的生产商。

  这家公司的老板是他的红颜知己,李成时不时就会找她排解一下寂寞。

  现在李成就想给他的红颜知己推销一下Zeroone电池,同时也让她帮忙测试一下Zeroone电池的性能。

  李成刚刚这个想法告诉了郭远。

  郭远从01那里得知李成的计划后,让01帮忙查了一下什么是助力自行车。

  所谓助力自行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也是电瓶车的一种,但它却不是主要依赖电瓶行驶的,只是在一些坡度较大,或者是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扭动电池,辅助前行。

  这种自行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不过当时用的不是电池,而是小的内燃机,算是摩托车的始祖了。

  而到了80年代,岛国那边因为摩托车事故频发,对摩托车进行了限制,当时的岛国的企业便重新拾起了内燃机型助力自行车。

  后来有人觉得内燃型助力自行车骑行时不怎么安全,整体机身还会发烫,于是就把内燃机改成了电能驱动,同时改良了里面最核心的动力辅助系统,电动助力自行车就出现了。

  后来华夏这边也尝试着引进过这种助力自行车,只不过限于当时的技术,没办法自己开发出来,而购买配套备件价格又极为昂贵,于是向摩托车的方向慢慢改进,最终形成了后来的电瓶车。

  看完01查到的资料郭远眉头一皱:“01,我怎么感觉这种自行车我感觉还不如电瓶车呢!”

  “郭远先生在国内01也更建议直接使用电瓶车,但是在国外,01认为这种助力自行车才是王道。

  现阶段助力自行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