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9章 天下汹汹,帝心犹疑_辽东百户,只手遮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大白,一来平复天下士子汹汹之心,二来可以让琅国公洗脱罪名,如果陛下一意孤行,那么岂不是让琅国公无端背上这个罪名了?”

  朱由校看着自家发妻的清丽脸庞,近日那颗愤怒的心也渐渐平复下来。

  “朕也相信,琅国公无罪,”朱由校轻叹一声:“可是那帮东林党也太欺朕!”

  “陛下若有不安,何不唤琅国公回京,当面对质即可,”皇后起身对着朱由校一礼:“臣妾,请陛下为祖宗社稷江山着想,安抚天下臣子心。”

  朱由校定定看着自家皇后的俏脸,一时间也是犹豫起来。

  毕竟,以一人对抗满朝臣子,朱由校也是心累已极。

  ————

  京城的风云突变,远在蓟州府的王琦自然收到了消息。

  这些天,叶向高和孙承宗都给自己来信,强调此次事态之严重,声势之浩大,提醒王琦斟酌而行。

  但是,徐光启的观察来看,琅国公看起来并没有收到太多的影响,王琦几乎每日都和自己一起视察蓟州府百姓的从新安置情况,同时对于辽东难民的安置也先行一步开始执行。

  这几日,徐光启和王琦在政事以及农事,军务上多有探讨,大有相见恨晚的意味。

  按照徐光启的建议,辽东的土地,目前可用的大约六百余万亩,如果朝廷能对辽东的地税粮税进行减免,同时鼓励民众种植,在辽东的难民完全可以回到辽东,一边开垦荒地,一边还可以自力更生,巩固边疆地界。

  另一方面,科尔沁和明朝的的商贸活动已经日趋频繁,大量的商人北上,想要分一杯羹,科尔沁以南,明朝疆土以北的地界,全是无人开荒的肥沃土地,如果朝廷能派人进行指导以及驻军,那么难民前往耕种,也是大有裨益。

  而且,徐光启近年正在研究了从交趾能地传来的番薯作物的种植储藏方式,也多次上书朝廷进行推广,在其看来,此物若能大量种植,对于日趋寒冷的天气,也是一种提前准备。

  “唯一的缺点,就是此物不耐严寒,北方地界中,老夫已经在很多地方尝试栽种,没有一次成功,除非再往南去,靠近长江流域,才有大面积推广的可能,可是南方多有水稻,也无人有兴趣,种植此物.”徐光启颇有遗憾的摇了摇头。

  “若是人造保温棚呢?”王琦将手中的茶杯递给徐光启,开口问道。

  “保温棚?”徐光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咀嚼其意,倒是不难理解。

  “以木质架梁,枝为船骨,再以泥土活水,盖之以缝隙,将温度与外界隔开,形成小范围内的相对高温,是否可以成行?”王琦用前世的保温棚经验,加之以当世的条件,加以解释。

  其实从汉朝时期,就有了在室内生火创造出人工温室,然后种植蔬菜的方法。汉朝时期就能在温室种出二十多种蔬菜,韭菜、生姜、木耳、冬葵、大葱等,已经很丰富了。但成本十分昂贵,出产量也是很低。到了元朝,开始出现用高粱杆做成“大棚”用泥土把高粱杆大棚培起来,用动物粪便在菜地上铺满保温,这种技术的进步比汉朝更省钱,更加大了反季节蔬菜的种植。

  但是综合来看,也是达官贵人专属,对底层百姓来说,成本依旧是太过昂贵。

  不过王琦的话,却是令徐光启眸中一亮。

  若是能改造保温棚降低制造成本,则番薯作物,必然能够大规模的推广此物。

  科学家向来行动派,徐光启听到这个建议,立刻摩拳擦掌,想要去尝试一番。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