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29章 库页岛_明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汤和大怒,奏请朝廷,说“昌国居民外结倭寇,内多盗贼,是不可教化之顽民。”

  这样的地方,是边防大患,执意要撤废县治,将岛上的居民迁走。

  朱元璋听信了汤和的奏报,下诏废除昌国县,将所有岛民悉数驱赶迁移到内地。

  诏书下达后,昌国州紫微岙人王国祚以为大谬,奔赴南京向朱元璋说理,力陈舟山岛民不可内迁的理由。

  为此,朱元璋作出调整,同意留下部分居民。

  即城区四里内的五百四十七户,八千零八十五人可以留下,其余四十六岛居民全部赶往内地。

  这就是舟山历史上著名的第一次海禁。

  昌国县废后,史书开始称昌国为舟山。

  “舟山”一名来自民间,或以为本岛“山形如舟”而得名,或以为“渔舟云集于此”停泊而得名。

  迁徙的命令虽然颁布实施了,县治也没有了,但实际上不少居民陆续返岛,逐渐打破了限制。

  沿海渔民也不可避免地到舟山靠泊,或为避风,或为淡水食品的补给。

  至明嘉靖年间,舟山群岛又有居民六千余户。

  虽无县治,但规模已远超一般府郡。

  廖中坚渐渐靠近码头,目光所及,但见舟船如鳞、白帆如云,铺满了大海。

  个中繁华,又有异域风情。

  岸边、船上,汉人有之,倭人有之,朝鲜人亦有之,就算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也不稀奇。

  此时这些人毫不例外,都在盯着靠近中的“郑”字旗。

  东海之上,这面旗帜代表着什么,人人清楚。

  当船靠岸时,早有人懒洋洋地走来。

  乍暖还寒的天气,此人却极为彪悍。

  只穿了一条犊鼻裤,光着胸膛,浑身上下古铜色中呈现油光,一看就是水中蛟龙。

  “从何而来?缘何挂我郑氏之旗?”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