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92章 最后的家底_明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尤其是辽西人。

  不过既然有人愿意来送菜,他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孔有德、耿仲明的再次假意答应受抚。

  张国臣大喜。

  这家伙还愚蠢地想要独占功劳,因此没有返回莱州告知大家,而是独自返回天津,召集了天津水师去登州招抚。

  可想而知,当张国臣率领天津水师进入登州水城后,立刻被李九成瓮中捉鳖。

  招抚不成,还白白送给了叛军各种船只三百多艘。

  徐从治的死讯传回朝中,崇祯任命天津兵备道朱大典为山东巡抚。

  相比起前两任山东巡抚,朱大典可是一个狠人,也是一个能臣。

  朱大典就任以后,没有去济南,而是直接来到了青州。

  在这里他开始进行调度和审查,结果情况十分不乐观。

  朱大典在给崇祯的奏章里明确表明,如今山东境内之兵,只余邓玘部尚存建制,然战力堪忧。

  欲要平叛,必须调遣精兵前来才行。

  前前后后损失了那么多人马,崇祯终于意识到,登莱战事已经不能拖延了。

  在毕自严、王万象等官员的哀求和催促下,六月初五,崇祯终于在朝堂上宣布,调遣关宁军开赴山东平叛。

  发关外夷汉官丁四千,关内骑兵一千,以金国奇为统帅,高起潜为监军,分领各部兵马。

  消息传到辽东,一个年轻人坐不住了,径自跑到金国奇的帅帐,跪地哀求。

  “大帅,先前长山之战,家父作战不力,戴罪在身,有负皇恩。可我吴家世代忠心,天地可鉴。恳请大帅给晚辈一个机会,晚辈愿做马前之卒,以赎家父之罪。”

  看着魁伟英武的年轻人,金国奇大为赞赏。

  “长伯快快起来,你之英勇,辽东谁人不知。有你为将,吾心甚安。然此事非同小可,非叔父一人可以担之啊。”

  吴三桂懂了,当晚携带重金去拜会了高起潜。

  高起潜看着闪闪的金子,老怀大悦,指点道:“欲赎汝父之罪,全在帝心。你有忠勇之名,当为皇爷知晓才是。”

  通过高起潜的手笔,吴三桂的请战书被送到了崇祯的面前。

  叛贼嚣张、万马齐喑的时候,竟有人主动求战,崇祯……被感动了。

  他亲自做出批复,准许吴三桂随军出征,并钦命吴襄为立功总兵一同出战。

  何为立功总兵?

  戴罪立功是也。

  经过了长达半年多的折腾,损失了无数军队和百姓,半个山东被打烂后,明王朝才终于下定决心,派出最精锐的军队平叛。

  而这,已经是崇祯能够拿得出来的最后家底了。

  都说姓谷那姑娘能处,她也不跟我处啊,咋整?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