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50章 丰收_明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水里的玩意儿这么受欢迎,三万斤鱼虾,刚刚上岸,就让临清、东昌和济南的商人给包圆了。”

  左梦庚更加惊喜。

  “济南的人都过来买鱼获?”

  这件事陈芷做了解释。

  “如今安山湖连通了大清河,可以一路坐船直到济南。船上备好水桶、水盆,鱼获运到济南的时候都是活的,很好卖。”

  左梦庚又拿起来蒌蒿和茭白,仔细查看品质。

  “这些菜蔬好卖吗?”

  李青山更高兴了。

  “好卖。都是现从水里收上来的,保质保量,东昌府这边都有人给下了订单,提前预定了下一批的收获呢。”

  经过汇报,左梦庚终于对渔业公司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

  这个夏天,渔业公司通过鱼获和水生菜蔬,一共营收了八千多两白银。去除成本,都还有一千七百多两的纯利润。

  什么?

  不多

  怎么可能不多?

  安山湖周边如今有四千多人在渔业公司工作,每个人的月收入都在八百文左右,渔业公司还提供午饭。

  只凭这个收益,就让多少人、多少家庭脱离了贫困,能够吃上饱饭了?

  徐光启就在旁边,听着大家讨论渔业和收成,不禁心痒难扫。

  他这一辈子的成就,不是西学东渐,就是天文历法。而要说最精通的,自然是农事。

  结果在朝为官数十载,最擅长的农事却始终不得涉猎,眼看着天下各地饥荒不断,民不聊生后不得不揭竿而起。

  结果却在左梦庚这里,看到了如此关心农事的一群人。

  “中恒,你们这些农事做得好啊,这才是造福万民的大好事。老夫老矣,却也能尽绵薄之力。”

  听到徐光启要出手,左梦庚更是高兴万分。

  不过他也知道徐光启不良于行,不可能像王象晋、陈子龙那样奔波。

  灵机一动,他想到了一个主意,对所有人道:“各位,民以食为天。天下大事,无农不稳。可以预见的是,从今以后,不管多少年,农事都是重中之重。而如何将我们这些好的农业经验和技术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永远造福天下万民,更是不可疏忽的大事。今日咱们这里农学大家云集,不如成立一个农业科学院如何?”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