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8章 何不另起炉灶?_明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的见,但肯定说不出所以然来。

  毕竟这是时代的局限性导致的。

  如侯恂、刘宗周这等目光敏锐之士,只是察觉到了危机,但是却不知道这危机是什么,从何而来,又该如何解决。

  相反左梦庚拥有着后世的观念,当真是火眼金睛,一语道破。

  如今的东林党,已经不再是那个代表资产阶级、手工业者、普通民众的进步势力了,而是堕落为了操持权柄的大地主阶级。

  阶级属性的变化,正是东林党危机的来源。

  如今东林党的高层,早已忘记了曾经的峥嵘岁月,眼睛里只有朝廷空出来的高位,哪怕是自己人,也是要争上那么一争的。

  韩爌回朝,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泰昌、天启年间,韩爌就已经是大学士了。在如今的东林当中,妥妥的最顶级大佬。

  崇祯也是出于这个目的,才将他召回,担任内阁首辅。

  值得一提的是,韩爌也是山西蒲州人,年轻时没少受到王崇古的赏识和提拔。

  东林党和晋党,本就是盟友。

  可韩爌这么一回来,钱龙锡就坐蜡了。

  他可是“堂堂正正”金瓶抽签出来的首位阁臣,按理说,这个首辅就该是他的。

  结果空降了一个韩爌下来,钱龙锡心里的滋味可想而知。

  虽然崇祯用袁崇焕督抚辽东来安抚钱龙锡,可一个袁崇焕,能和内阁首辅比吗?

  再说了,钱龙锡恐怕还不知道,此时的袁崇焕已经有了二心。

  钱谦益和周延儒的矛盾,那就更加没法化解了。

  这两人都是少有才名,天资出众,文采过人之辈,在老一代的东林党人之后,如今成为了东林党中的明星。

  可偏偏两人的矛盾由来已久。

  周延儒是宜兴人,也就是今天的无锡。

  而钱谦益,则是苏州府人。

  俗话说,苏松常那才是江南。

  你个宜兴的,也配待在苏联?

  而且两人的崛起之路也不相同。

  周延儒是典型的学霸,别的不行,就考试厉害。

  钱谦益更像是艺术生,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那是样样精通、样样顶尖。

  学霸的眼中,艺术生那是什么?

  学渣。

  艺术生的眼中,学霸是什么?

  书呆子。

  偏偏东林党内,苏、松、常等人的成员最多,纷纷围绕在钱谦益的身边,为他吹捧造势。

  周延儒则属于被排挤的对象,在东林党内根本没什么朋友。

  他的这种状况,让东林党内的新兴势力颇为同情,纷纷对他进行支持。

  这个新兴势力,就是张溥为首的复社。

  侯恂和刘宗周可能还不知道,周延儒此时已经有了二心,准备联合浙党的温体仁来共同对付钱谦益了。

  面对乱局,他们苦思而不得良策,徒呼奈何。

  左梦庚倒是干脆。

  “今日之东林,无论先贤还是后进,均已被权力、名利蒙蔽了双眼。二位老大人何不另起炉灶,效仿泾阳公,重开日月,再造东林呢?”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