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2章 无意识的工艺进步【求月票】_明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吹动的小木板,当木板被吹向内侧是,底端指向哪里,那么风力就是几级。

  这个风力的等级,当然和后世不同,但同样有助于狙击手进行测算。

  看着风力计,毕懋康、李邦华等人啧啧称奇。得知是一位西方大能发明,全都上了心。

  不用说,回去之后,他们肯定会去了解更多关于达芬奇的事情。

  也不知道这帮儒学大家,会不会因此变成科技大家?

  还有几个人被请了来。

  那就是左羡梅和她的两个小跟班,侯方域,张令锡。

  他们今天来到这里的目的,就是进行统筹测算,得出风向、风力和射击距离之间的数值关系,然后制作成射击诸元。

  这个的好处就是,只要得出具体的数值,那么今后狙击手只需要测出风向、风速、距离后,就可以直接调试瞄准镜的幂位,大大节省射击时间,不用亲自去演算了。

  本来这个工作左梦庚是想请徐若琳帮忙的,但徐若琳最近忙于翻译能够找到的达芬奇手稿。

  因为徐若琳在这些手稿中发现,达芬奇对于弹簧的制造,有着深入的研究。

  毕懋康的弹簧制造一直停滞不前,急的老先生胡子都白了。得知欧罗巴先贤早有办法,便催着徐若琳快点翻译出来。

  徐若琳没空,便把左羡梅派来了。

  左羡梅的数学水准虽然远不如徐若琳,但用来算算狙击诸元,还是问题不大的。

  一众大佬注视下,赵三阳从来没有这么紧张过。

  他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成为瞩目的焦点。

  带着副手进入射击位,装药、装弹,瞄准靶子。

  第一个射击的靶子在一百米处,基本上没有什么难度,主要是用来测试这支狙击枪精度的。

  一百米的距离,在八倍瞄准镜里真的是纤毫毕现,赵三阳的瞄准毫无难度。

  枪响靶动,查验过来,发现居然正好是十环,正中靶心。

  这一下所有人都轰动了。

  新军用的火帽枪,工艺最好的也做不到这一点。

  这说明经过酸洗的钢制枪管,比熟铁枪管好了不是一点半点。

  除了左梦庚,大家都忽略了这支狙击枪比普通火枪的枪管长不少呢。

  第二枪是两百米靶,赵三阳瞄准的是十环,但是打出来后,就只有九点八环。

  因为是趴在地上卧射,可以不用考虑人的呼吸导致枪管浮动的问题,便可以轻易测算出风向、风力对子弹的影响了。

  其实主要是铅弹过轻,导致两百米靶便出现了误差。

  如果是后世的狙击步枪,两百米的距离,除非是极大的风力,否则的话基本上不会影响精度。

  左羡梅带着侯方域、张令锡,用得到的风向、风力、距离、靶上偏差等数据,很容易就得出了该风力条件下的射击诸元。

  接下来,就是三百米、四百米、五百米等同样风力条件下的误差计算,然后一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