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2章 李邦华_明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廷这边也无力进取,只能干看着东线打的火热。

  孙承宗依旧在通州整军。

  这老头对战争的看法从来没变过,手里头的军队不练的强大了绝不出兵。

  崇祯几次催促,孙承宗都不为所动。

  很明显,他是将祖大寿当成第二个毛文龙了。

  指望祖大寿在那边拼死力战,拖住后金,给他争取时间。

  这段时日各路勤王大军陆续到来,孙承宗手头的兵力越来越多,反攻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崇祯却很恼火,只以为孙承宗怯敌避战。

  唯独黄台吉感受到了压力和危机,已经开始谋划退军了。

  同一时间,朝堂里也有了新变化。

  老狐狸韩爌在见到了钱龙锡的窘境之后,察觉到不宜久留,立刻给崇祯上书请辞。

  崇祯见他这么会来事,立刻就答应了下来,还赏赐了东西。

  韩爌生怕多生事端,赏赐也没要,轻车简从,一路回山西蒲州去了。

  同一时间,也有一个人离开了京师,准备回乡。

  到通州的时候,见到孙承宗和侯恂。当真是老友相见,泪洒满襟。

  此人就是原来的天津巡抚李邦华,当年的辽东铁三角之一。

  “方今朝廷,多做多错,不做不错,实非施展之地。我便去了,阁老独扛时艰,万望珍重。”

  孙承宗顿足不已。

  “孟暗之才,老夫尽知。陛下岂可弃贤于野啊?”

  李邦华摇摇头,去意已决。

  对这个朝廷,他是失望透顶了。

  就说刚刚过去的京师保卫战吧。

  当后金打过来的时候,李邦华就做了多手准备。他深知,要想守住京师,不能只躲在城里。

  于是先后往通州、蓟州各派了数千援军。

  要不是他把曹鸣雷所部的两千人派去,袁崇焕连蓟州都守不住。而侯恂更是靠着他给的三千兵马,一天之内搬空了张家湾。

  李邦华不仅主动派兵,还亲自带兵出城,准备和京师形成掎角之势,互为奥援。

  结果朝廷来了命令,让他回城……

  这下好了,大军全部缩在城里,哨探都派不出去,内外彻底断绝。

  崇祯更是听信了襄城伯李守锜的谗言,剥夺了李邦华的权力。

  满桂在德胜门作战的时候,被城上的大炮打伤了自家人,结果有人把这件事算在了李邦华的头上。

  李邦华因此而被罢职,背负了不该有的罪名。

  再一想想袁崇焕的遭遇,李邦华当真是心灰意冷,走的无比坚决。

  而对于李邦华的才能,侯恂再是清楚不过。

  他想了想,对李邦华建议道:“李尚书如今脱离桎梏,悠游山林,不妨先到临清去看一看,或许有不一样的收获。”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