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6章 让人头皮发麻的流民_回到明朝当首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宁远很清楚,无论是弘治皇帝还是朝廷的衮衮诸公,都十分在意名声。

  一个“苛政”,足以毁誉皇帝与诸多大臣。

  但,苛政两个字,他却是不得不说。

  没办法啊,霸州等地收上来的银子,不是什么马价银,而是个人所得税!

  正常情况下,马价银要存在太仆寺银仓的,而赋税,则存在国库。

  银子放在太仆寺,主要用途,自然便是购买战马以及马场等用度。

  而存放在国库则用于朝廷各方面的开支,区别相当大!

  他现在若是混淆过去,就会给以后带来无尽的麻烦。

  再简单来说,个人所得税,是税。

  通过经商,能够给朝廷增加收入,带来无尽好处,有了好处,才能证明经商的大用途。

  如此一来,才能慢慢扭转、甚至是改变现状。

  “陛下,您想啊,江南等地不养马,要缴纳马价银,而其他地方根本无需养马,更无需缴纳马价银,这对江南等地的民户来说,是多么的不公平啊。”

  宁远慢悠悠道:“所以,臣认为,马价银本身就是不对的,实属苛政,苛政猛于虎啊。”

  弘治皇帝一阵沉默。

  道理,谁都懂!

  霸州等地还有江南等地民户养马,是朝廷的大策,不养马收马价银,本身没什么问题。

  可如此一来,相较于其他无需养马的地方来说,那便是不公平。

  不公平,便会产生民怨,乃至于造反。

  犹豫了一下,弘治皇帝问道:“宁爱卿以为应如何处置啊?”

  宁远忙道:“臣以为,应免除马价银!”

  又是一阵默然。

  对朝廷来说,免除马价银便等若是少了一部分收入,太仆寺那边以后购买战马、经营马场等,会出现诸多问题。

  而对弘治皇帝来说,失去了这部分的收入,还有其他来源。

  经商!

  利用香皂、玻璃等赚更多的钱。

  届时,只需将银子从国库或者是内帑调拨至太仆寺即可,几乎没什么影响。

  “宁千户,如此一来,岂不是说,霸州等地的马价银以后也不必收了?”刘健问道。

  “不!”

  宁远摇头,道:“霸州等地确实不收马价银了,但却会有一项银子收上来,卑下将此项命名为个人所得税,约莫着,一年最少十万两银子!”

  顿时,三位阁老明白过来。

  怪不得宁远敢提及苛政二字。

  原来,此番收上来的银子,并不是什么马价银,而是个人所得税。

  而这个税的根源,则在于香皂作坊。

  说白了,便是经商的行径。

  三位阁老沉默了许久,最终,刘健似笑非笑道:“所以,宁千户,你这是要插手朝廷政事吗?”

  宁远暗自一惊。

  这帽子可不小。

  他只是区区武官一个,哪里有资格插手朝廷政事。

  “刘公,卑下只是提议而已。”宁远忙解释。

  “嗯,朕知道的。”

  弘治皇帝接话道:“只不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