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汉来信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准备在我的私立中学堂中引入足球科目,算是继承严先生的精神。”

  “严先生?”李谕问道,“哪位严先生?”

  “当然是严复先生,”张伯苓说,“你不知道嘛,当年他在北洋水师学堂时,早早就把足球纳入课程设置里的‘操法’一科,还请来了英国人当足球教官。”

  李谕赞叹道:“严先生果然是最早一批睁眼看世界之人,眼光竟然扫到了足球,不简单。”

  张伯苓说:“那当然,要是没有严先生,天津也不会有足球的风潮,我也不会知道这项运动。”

  天津是整个北方最早接触足球的城市,绝对的足球萌芽,与南方的上海遥相呼应。

  后世的天津足球在中国足球的职业联赛上也曾经创造过一段非常光辉的历史。

  这都是后话了。

  李谕如今可算是又有了一样能玩的东西,他毕竟年轻,精力旺盛,无处发泄的精力总要找个地方宣泄一下。

  张伯苓看李谕非常喜欢足球,喜形于色,笑道:“以后我会想办法建个学校间的足球联赛,就像上海的南洋公学与圣约翰大学一样,也算是一种推广,先生有兴趣的话,也可以来参与参与。”

  李谕问道:“现在上海已经有了足球队?”

  “对啊,”张伯苓说,“据我所知,这两所学校已经踢过不少比赛,他们对足球都非常重视。据说南洋公学经济特科总教习蔡元培每次足球比赛甚至都要亲自督战。”

  “你说谁,蔡元培,哪个蔡元培?”李谕讶道。

  “难道有很多蔡元培?”张伯苓纳闷道,“他字鹤卿,浙江人。”

  好家伙,那就是李谕心中所想的蔡元培了,后来的北大校长啊!

  “还真是他。”李谕喃喃道。

  “怎么?你认识?”张伯苓又问道。

  “当然认识,他可是名气大的很。”李谕说。

  张伯苓点点头,“确实,他终究是当朝进士。”

  李谕没想到聊聊足球竟然还能聊出来蔡元培,说道:“上海足球看来源远流长。”

  张伯苓自然也不知道其实李谕是站在穿越者角度说的这句话,只是回道:“北洋水师学堂在庚子事变中遭到严重破坏,好在北洋大学堂的部分学生撤离到了南洋公学读书,如今再次开学,倒是正好再带回了足球运动。”

  李谕点点头说:“想不到上海足球诞生这么早,已经有了德比之战。”

  “德比之战是何意?”张伯苓问。

  李谕解释说:“就是一个城市里的两支水平差不多的队伍之间的竞争。”

  张伯苓问:“是来自英吉利语?”

  李谕说:“是的,英语。”

  张伯苓说:“难怪我没有听说过。”

  李谕笑道:“英国人对足球才是真爱,简直爱到流氓的地步。”

  第二天,李谕准备回京城时,张伯苓还给他拿来了一份手稿:“这是我写的关于体育开设的相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