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四章 挖棒槌_抗日小山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早在露水尚未全部散尽的时候,霍小山便满山遍野地闲逛淘宝了。

  他一上午都兴致勃勃地在草地上专找那结着红彤彤的小果子的植物,却没有发现,倒是采了些野花扎成一束系在了小狍子的鹿角上,那海东青这回鹿角上挂的并不是肉,不满地叫了一声,霍小山也不理会。

  就在霍小山没有找到棒槌意兴柬珊地往回走的时候,却在离自己住处不远的椴树林中发现了目标,正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柬珊处”。

  东北所说的棒槌就是人参。人参性热不畏寒冷本是大补之物,偏又生长在东北极寒之地,这也正应了阴阳相克相生之理,如果人参同样种到关内那便药效大失,比萝卜也强不了多少。

  人参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旱了不行,涝了也不行,多生长在东北椴树林荫之下背阴坡的地方。

  “三桠五叶,背阳向阴,欲来求我,椴树相寻”这句民谚正是那人参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

  霍小山抽出雁翎刀蹲在那人参旁仔细打量着,这株人参结出的很大一嘟噜的红籽,晶莹透亮如同玛瑙一般,煞是喜人。

  自打霍小山坠入这天坑之中,郝存义的这把雁翎刀可是给霍小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能杀野兽是战刀。

  能割亚麻是镰刀。

  能挖雪土是铁锹。

  能给兽皮割洞是剪刀。

  若是那郝存义复生,见他如此使用他的祖传宝物,定会毫无不犹豫地在霍小山的脑袋上弹个脑瓜崩儿,“你个小崽子!”

  不过霍小山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可并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他现在唯一的遗憾是自己也穷的象那老把头故事中的人物二牛一样没有红头绳系在那人参上,也不知道人参会不会跑。

  其实据后人对人参的研究来看,人参之所以会“跑”并不是它在原地消失了,而是人参有一个自我保护的特性叫“休眠”,一旦人参上面的枝叶被采参人或者野兽碰伤,或者那一年气候条件恶劣不适宜生长,那人参就会进入休眠的状态,不再长出枝叶,挖参人第二年还按原来的位置去找自然也就找不到地面上的枝叶了,于是便以为那人参便消失了,也就有了人参会“跑”之说。

  看着那成嘟噜的鲜红的参籽霍小山喜笑颜开,蹲在离人参枝叶两尺多远的地方开挖。

  那人参浑身是宝,成年老参的根须那也是入药的宝贝,也绝不可伤它。

  霍小山挖得很小心,挖到了这人参的根须后,霍小山放下雁翎刀很小心用手慢慢地抠去那人参周围的土,当这株人参完全展现在霍小山的面前时,霍小山惊呆了!

  俗语讲,七两为参,八两为宝,意思就是说这人参越是年头足的就越重也越珍贵。

  在霍小山的印象里,记得有一回老爹霍远从山上带回株人参还不到四两,就象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