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2开战_隆万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

  “子不语怪力乱神,我可不知道信那些有什么好的。”

  王希烈说道。

  “通州,李三才”

  魏广德洒然一笑,随即低声念道了一句。

  不过他费劲脑细胞也没想起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个名字。

  或许,不是这一世遇到的人,应该是上一世看到过这个名字吧。

  魏广德只能这么想,他早就发觉,他的记忆力好主要这一世,上一世看到过的东西,记忆还是比较模糊,并没有如同某些穿越者那样,前世今生都记得清清楚楚。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不免多关注了这个李三才两眼。

  既然后世有记忆,说明这人多少应该是之后的一个风云人物。

  实际上,李三才这个人在明末确实算风云人物,搅动朝堂之人。

  后世对李三才褒贬不一,但很多还是带着强烈的个人情绪。

  李三才的争议,其实主要还是出于党派之争,褒扬李三才的自然就是明末大名鼎鼎又臭不可闻的东林党,而贬低他的,则是除东林以外的齐浙楚党等。

  可见,李三才本质上就是标准的东林党人士,而且在党内影响力还颇大。

  不过李三才的政治建树,其实也并非没有。

  万历二年考中进士,初授职户部主事,万历十一年时,升任户部郎中。

  后来魏允贞因为议论朝廷、违背辅臣意思而遭到皇帝责备时,李三才抗旨为他申辩,结果被贬为东昌推官。

  贬出京城后,历任南京礼部郎中、山东佥事、河南参议、南京通政参议、大理少卿等职。

  万历二十七年,以右佥都御史总管漕运,巡抚凤阳各府,期间数次上疏陈明矿税之害,并裁抑矿税使。以治理淮河有功,加官至户部尚书。

  万历三十八年,有朝臣想要引李三才入内阁,由此诽谤他的言论四起。

  东林党人极力为其辩护,从而形成党争。

  万历三十九年,引退回家,万历四十三年,遭御史弹劾,被贬为平民。

  天启元年,朝廷因缺少人经略辽东,想要起用他,但因朝臣争论不休而搁置。

  天启三年时,终于被起用为南京户部尚书,未及上任即去世,享年七十一岁。

  另需要注意的是,李三才祖籍陕西临潼县任村里,侨居顺天府通州张家湾,可见其家庭还是很富裕的,否则也很难搬到京畿附近,还是在通州。

  由此,后世许多人认为其在总管漕运时有严重贪腐,其实并不意外。

  可以说,李三才家族很大可能就是漕运的获利集团中的一员。

  同时,他成为东林党的代表人物,也是在对抗万历皇帝后期矿监矿税上起到急先锋的作用。

  当时矿监税使中最横行的是陈增,深得万历皇帝的宠信,谁也不敢动他。

  此时李三才巡抚凤阳、淮扬一带,正是陈增收税的区域,他用计除去了陈增的得力助手程守训,打击了陈增的嚣张气焰,“以折税监得民心”,为此赢得了许多朝臣支持。

  另外,李三才拿得出手的政绩,怕也只有治理淮河了。

  巡抚凤阳时,李三才就对辖区内经常泛滥的淮河进行了治理,据说效果也是很好。

  如果魏广德知道这些,怕就会对他上心了。

  简单说李三才这个人,就是能力上佳,但不清廉。

  当然,清不清廉魏广德其实不在乎,因为他自己也算不得清廉。

  下面官员和门生古旧送的财物,他都是照单全收,即便是远在江南的,曾经都两袖清风的俞大猷都学坏了,每年的冰敬炭敬一样不少送到他府上。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