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九十一章关中_一世骁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好像是在示意他不需担心。

  被搀扶起的赵元檀则冲着赵延烈招了招手,“烈儿过来。”

  太子赵延烈很是顺从的走到近前。

  “三郎,日后,延烈就拜托与你了。烈儿,记住,日后汝姑父,便是你父,你姑母,便是你母。还不拜见你姑父姑母。”

  好像知道什么了,或者只是单纯的觉得有些难过的赵延烈哭着道:“阿耶,你不要我了嘛...”

  赵元檀笑着伸手抚在儿子的头顶,“你是国家的太子,要懂事了,听话,拜见你姑父姑母...”

  赵延烈听话的点了点头,躬身冲着傅津川而拜。

  “陛下,臣万不敢受太子如此大礼。”

  傅津川急忙侧身避让,而赵元殊则侧过脸,眼中雾气蒙蒙。

  “三郎,你受的起,延烈日后,就拜托与你了,这是命令。关中和太子都交托与你,即日起,命你为关西诸道行军大元帅,督领关西诸道兵马,节制战事,你和兕子,你们去关中...”

  将太子交托于傅津川,还有关中之地,这代表了什么,他自然是清楚的。

  如今上京形势危机,若真有个万一,关中自然就成了朝廷的后路。

  而他的责任不止是守好关中之地,若上京真的失守,以现在赵元檀的身体,很难从上京西巡入关中...一旦局势崩坏,他还要扶立太子继位。

  即便是上京最后无忧,一旦赵元檀不豫,作为太子的监护人,傅津川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甚至可以挟天子以令天下。

  对赵元檀的这个决定,几乎是将朝廷的未来都交托于傅津川之手,文官宰相却罕见的没有反对。

  李辅之、牛道骞、李法曾、林景明这些文官领袖皆是一言不发。他们默认,同时也是在见证正熙皇帝的托孤之举。

  因为这场由齐王引发的叛乱,已经开始让原本看起来安稳的大晋朝廷摇摇欲坠了。

  河东、朔方先后沦陷,而在河东失陷以后,河北也失去了燕山山脉的天险,叛军可以出太行吕梁直入河北。

  也可以直接过河攻略京畿重地。

  而关中也要面临来自陇右和朔方,甚至是河东方向的威胁。

  但关中好歹是形胜之地,有天险可以凭持,比起京畿的情况要好得多。

  但赵元檀作为皇帝,不能动。

  甚至是朝廷的文武大臣、宗室勋贵都不能轻动。

  朝廷这个时候如果一旦透露出要避让的苗头,人心便不稳了。

  所以,关中,不只赵元檀,也是整个大晋朝廷,甚至是整个天下的后路。

  关中京畿若失,那么神州陆沉就不远了。

  若真让这大好河山沦入胡虏之手,那么在场的所有人,在后世史书之中,都不会有什么好评说。

  想通这些之后,傅津川伏地而拜,“臣傅津川,领命。”

  殿中诸臣陆续离去。

  傅津川和赵元殊落在最后,一拜转身,正准备离去。

  赵元檀在田辅国的搀扶下,走上前几步,伸手拍在了傅津川的肩上。

  此时他有千言万语想说,可话到了嘴边又都咽了下去。

  傅津川没回头,以手掩面道:“臣去关中,不知何时能再回上京,惟望陛下保重龙体,等臣讨灭贼虏之捷报。”

  “好,朕等着!”

  “君无戏言。”

  “嗯。”

  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

  但为了不让一些人失望,他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活着。

  即便要饱受病痛折磨。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