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四十九章永远被收割的人_长歌当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围困八刺沙衮王宫是狄青与叶安商议后的结果,至于铁牛则是觉得直接冲杀进去的好,免得夜长梦多,也能让将士们早点归家。

  当然,王帮也是坚决反对鲁莽冲杀的,他觉得以河西军现在都作战方式,若是强攻必然使得这庞大王宫中的精美战利品给统统毁坏了。

  来自河西的文书每日准时抵达,但因路途遥远所以有八天的滞后,就这已经是递役最快的速度,为了保证八天都间隔,河西付出了相当大都代价。

  好在叶安率军前进时便下令行军途中必须一路上建设递役铺子,开设驿站,不光是给大军提供服务,更多的是为了后来的递役以及补给提供便利。

  当然,这也是在方便后期的加强建设,毕竟整个安西加新疆府的面积顶得上数个河西的规模。

  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邮驿制度很难对安西进行掌控,好在河西的邮驿本就发达,这么多年的培养和发展下来,早已形成最高效的方式,即便是新增邮驿也能快速建设起来。

  一晃眼出征两个月了,这对于河西将士来说算不得太过漫长,但这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便将一国国都给攻破,并且还将国王围困在王宫之中,如此战绩同样也是太过璀璨。

  叶安在围困苏莱曼的皇宫时便认真的写下上奏劄子,禀告赵祯自己已经夺取黑汗国都八刺沙衮,打算重建安西都护府,此举也算是为大宋开疆拓土了。

  算算时间自己的劄子还需要十来天才能抵达东京城,叶安也就没往心里去,不过送去河西的文书却已经有了回信,从裴承文溢于言表的措辞中便能看出河西上下对此次西征大捷的庆贺,什么“神器之授”什么“国鼎之重”这类僭越的词汇都出来了。

  不过秦慕慕的文书中所表达的却完全是河西治理的情况。

  怎么说呢?作为女人她在非常细致的推进当初自己初设的项目,并且还非常的成功。

  最让叶安开心和满足的还是华夏智慧宫的落成,以及每天不断的进入其中的藏书。

  大量从西方雇佣来的学者正在对宫中都书籍进行汉化,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只要继续每天都会有进展,叶安相信无数水滴最终会变为浩瀚的河海,奔流不息,使得华夏的智慧与文明蓬勃发展。

  湟州的文书也来了,刘涵组建迅捷军的速度超出了叶安的想象,自己当初只是给他一个框架,希望他能把迅捷军尽量的规范化,彻底摆脱大宋军制的音响,但没想到的是他组建的迅捷军速度和效率都十分惊人。

  就连粗通兵事的范子渊都在一个劲的夸赞他的迅捷军,甚至能在书信中夸下海口,说湟州迅捷军就差出兵一战,只要经过战争的洗礼,成军就在眼前!

  满打满算下来迅捷军组建不过两月有余,夸下这样的海口在叶安和狄青看来有些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