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19章 朱熹(第一更)_大宋勇武赵宁郭京岳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宋的读书人们从未遇到过今天这样的局面。

  他们翻阅了古籍,查找了先贤的圣典,无论如何都找不出一个议法院这样的存在出来。

  自古立法,皆为君王一言堂,皆为君王而立法。

  所以才说是王法,而不是说民法。

  王法的本质就是君王的法,君王言出法随。

  可是议政院这个存在,实属奇怪,他居然在每一个行政衙门设立两个议法官。

  立法的发起是从上而下,但是立法的程序,却是从下而上。

  更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以宰相为首的东府,在立法上完全失去了权力。

  众所周知,税收归东府管。

  例如现在东府觉得民间出现太多商业漏税,严重影响了朝廷的税收,原因是商业法存在漏洞,但东府却不能自己修改商业法了,而是必须提交给议政院。

  这就出现了一个让一部分人坚决反对的问题:东府失去立法权,商业法存在漏洞,东府想要修改,必须走流程到议法院,议法院在召集议事,这个议事的过程就非常复杂了。

  复杂到议法院让各路的州府、县提修法意见,然后再议事,再最后投票做出决定,做完决定后,再组织专门的人修改法案。

  修改完后,再提交审核,初审由议法院审,复审由东府和议法院联合审,终审到皇帝陛下那里。

  一整套下来,快的话一年,慢的话十年也说不定。

  于是立刻引起了一批人的强烈反对。

  这批反对的人到底有多少,无从得知,但是反对的声音,在短短的半个多月时间迅速壮大。

  理由也很简单:如此这般,朝廷想要解决民间问题,会被束缚住手脚,使得问题没办法得到及时解决。

  从解决问题这个出发点来去反对,这个反对理由,不是那么容易推翻或者被怼回去的。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到了靖康二十年六月,正是夏风含波,青莲浮绿的季节。

  这一日,一个少年郎骑着马,意气风发地抵达汴京。

  他的到来,引起了汴京学术界的轰动。

  准确的来说,是引起了儒学界的轰动,其他学派也有人闻风而来。

  毕竟这年头,大宋的学术界早已遍地开花。

  例如新学的格物学、法学、市场学、货币学等等。

  格物学中又分了物理学、生物学、农学、天文学。

  还有一种叫新道学。

  儒学已经从一家独大,变成只是诸多学术中的一种。

  毕竟新学已经抓了十几年时间,一个少年假如七岁开始接触新学,现在已经成长到二十几年了。

  这是新一代人的崛起。

  但若说儒家彻底消失,也是不可能的。

  儒家之所以能在历代王朝长盛不衰,也有儒家不可替代的优点。

  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本身都是好的。

  至少宋哲宗、宋徽宗时代的儒生,许多都还在世。

  这个少年的到来,似乎一下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